年DTP药房概念首次出现,近年来为了推进处方药外流,DTP医院、药店还是制药企业都盯着的“肥肉”。年DTP零售规模大概80亿左右,年预计为亿。这个市场未来可期,如何抓住药品零售的这个风口?
DTP之初印象: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DTP模式的前世今生
药品界一致认为,DTP模式是在美国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当时,受控费日趋严格等因素的影响,医疗收入、处方量都陷入了低迷增长的状态。加之,供应链环节过多导致毛利空间逐年萎缩,商业企业亟待寻找一种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的方式。在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及供应链各环节价值重构之后,一种全新的药品销售商业模式——高值药品直配的DTP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DTP模式打破了“药企—批发商—医院—患者”的传统链条,而是将药物(主要为高端药、自费药)直接配送到特定的药房,药房依据医生处方将药品专业地销售给患者。中间环节的缩减,也意味着药企资源与零售终端更加地紧密绑定在一起。
DTP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能否做好DTP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是否有丰厚的制药企业资源。DTP模式下,药品的来源、定价、学术推广等环节均是由制药企业来承担,因此其掌握着比较强的话语权。涉及到DTP药品的流通环节,国内有一些药企选择自身的医药流通公司来配送,或者通过国药、上药这类大型医药流通公司来实现配送。
DTP提供的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药品,这些药物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如治疗疑难杂症、慢性病、特殊病情。医院配药和药店购药模式最大的区别是:要求商业和病人建立密切联系,商业通过DTP药房,根据执业医师的处方,以病人或者家属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送药上门,并且关心和追踪病人的用药进展,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DTP之数据篇:为何说这里是一个金矿?
总体数据
年DTP零售规模大概80亿左右,年预计为亿。
相关企业数据
DTP药房17家,销售规模超过2亿元。
截至年6月30日,已在全国25个城市建成大约60家DTP药房。
全国共有30家DTP药房,覆盖22个城市,每年服务10~15万名患者,DTP单店销售额达到万元,药品覆盖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六大领域。
图为:康德乐医药
DTP业务已占到总销售额的28%以上。
DTP业务增速高达48%,覆盖24个城市,共计30家DTP定点药房,年实现销售收入24.78亿元,占公司零售业务收入51.7%。
年被美国第二大医药流通企业康德乐收购后,目前直营DTP药房数量达27家,现已更名为康德乐大药房。
DTP之实操篇:新征程有老手带路
医药大佬们这么说
康德乐药厂业务发展经理:“康德乐在做DTP药品服务时,对于药厂的模块需求做了非常细致化的研究,所以我们会对所有药品的处方来源,医生的对标体系,以及药品流向跟踪体系有详细的跟踪。”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也许一个产品,一个病症的病人不是很多,但是每一个病症如果都能够系统化、形成闭环的管理仍然有巨大的市场。”
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营养与代谢事业部总经理:“保健、医疗器械、OCT等都可以采用DTP模式来销售,但是无论是哪种,产品、专业、关爱式的服务永远都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健客开首家DTP药房
健客方面介绍称,与其他线下药店不同,DTP药房主推进口肿瘤创新特药。“受体制约束,现在不是医院,特别是一些肿瘤新药,但是这些药药效是好的,病人也有需求。”
图为:健客首家DTP药房
健客CEO谢方敏称,DTP药房就是盯紧用户的这一需求而兴起的一种市场模式。健客特设的首家DTP药医院旁,接下来将开设的第二家DTP药房医院旁,并逐步将这一业务模式拓展到广东和全国。
仁和药房网DTP自述
仁和药房网副总经理姜忠荣:“我们只专注于肿瘤、移植、免疫、重大疾病等这些进口原研产品所谓的“主代品种”,或者肿瘤的靶向治疗产品,而忽略了对于这个疾病研发的国内的产品,也忽略了传统零售所讲的“关联销售产品”。
图为:DTP药房的全病程服务
目前DTP模式分为三种,一种是致力于做原研靶向治疗产品,也就是重大的原研产品;一种是做国内的健康产品或者服务多一些;最后一种是希望把以上两种服务结合在一起。完整的DTP业务一定是这样一个结合体。
我就选肝病市场下手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渠道事业部经理:“正大天晴在未来一段时间全国的个城市进行分类,我们认为这个城市是接下来要重点去布局DTP药房的城市。谁能够在这个城市里面做最大程度的覆盖和布局,优势最强,那当然就会成为DTP药房的首选。”
目前乙肝市场中国有七千万,丙肝市场目前有三千万。病毒性肝炎市场在中国至少有一个亿人。
DTP药品不完全清单
这份DTP药品不完全清单,涵盖了阿斯利康、GSK、浙江海正、正大天晴、艾伯维、诺华等多家药企正在尝试DTP模式的产品信息。
图为:DTP药品不完全名单
来源:亿邦动力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