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网上热传的一个案例:一位中国患者在国内治疗痛风多年,医生不但要求他远离海鲜啤酒,用药也是十分谨慎,却始终不见起色。而在美国看病时,美国医生告诉他“基本不用改变饮食习惯”,用的药物起始剂量是中国医生的四倍,服药半年后,这位患者回归美食世界,五六年痛风都没再犯。这样的治疗方式真的对么?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指导专家·李天旺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
忌口是常态程度要看尿酸水平忌口是否有必要?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天旺教授分析说:人体内源性生成的尿酸占了80%,外源性(如饮食摄入嘌呤产生)占了20%左右。也就是说,完全不吃东西,能减少20%的尿酸比重。虽然单靠饮食控制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有限,但这绝不意味着饮食控制对痛风治疗不重要。
机体每天通过肾脏排出的尿酸量是大致固定的,如果在内源性无法减少的情况下,再有外来叠加,日积月累就可能导致尿酸水平大幅升高,引发痛风。所以无论国内还是欧美国家,所有的痛风治疗指南均明确要求痛风患者需要减轻体重,控制饮食。
忌口的时期选择。对于是否忌口,李天旺主任明确指出,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高尿酸没有得到控制,应严格控制饮食。而痛风稳定期,尿酸水平达标(毫摩尔/升)后,稍微吃一些,则问题不大。此外,尿酸大部分是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泄,其次是汗液,所以除了饮食控制之外,也要注意多喝水和运动。
痛风如何用药网传的用药计量不可信中国医生推荐一天毫克别嘌醇,还叮嘱注意副作用,美国医生却给出毫克的起始量,再逐渐递减,中美医生差别如此之大?李天旺主任对此解释说,个例不能推广到普通人群,一开始就用毫克的量,是绝对不应该的。
考虑药物副作用。别嘌醇的副作用相当大,药物超敏反应(一种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严重时可致剥脱性皮炎,还会影响肝、肾、心等内脏功能,一旦出现药物超敏反应,死亡率非常高。传统观点认为,过敏除了跟体质有关外,跟用药剂量也有关系。痛风治疗指南一直要求从小剂量开始用,没有过敏反应才能逐渐加量。
考虑过敏问题。研究表明,别嘌醇的过敏反应,与一种叫做HLA-B*的基因密切相关,这个基因在欧美白人中阳性率只有2%,在亚洲人种中却高达6%~8%。在上述文章中,患者在中国已经用过这个药,所以美国医生开此药时自然就不用考虑过敏的风险因素了。但尽管如此,一开始就用毫克的量,仍是欠妥的。
痛风治疗指南尿酸低与高的药物控制临床上有个现象,痛风是否发作,除了跟高尿酸有关,还跟尿酸水平的波动有关。急性发作期,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尿酸水平并不高。也就是说,血里面尿酸太高会发作,太低也会发作,这是为什么呢?
尿酸盐晶体在组织里移行才会引起痛风发作,但如果长期高尿酸,血液中的尿酸达到饱和平衡状态,超过血液溶解度的尿酸就会跑到组织中,逐渐堆积起来形成多尿酸钠结晶固体。若平时血液中有足够多的尿酸,这种固体就不会溶解,慢慢钙化变成痛风石。此时,若使用高剂量降尿酸药物,则会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急剧下降,组织中的多尿酸钠结晶溶解变成单尿酸钠结晶,在组织中移行,导致痛风发作。
“吃别嘌醇,尿酸降得太快,形成比较大的梯度差,就会导致组织中的尿酸盐结晶溶解,诱发新的发作。”李天旺主任说,临床上有的患者吃了没几天药,反而痛风发作更频繁厉害,就以为是医生开的药不行,其实是因为药物降尿酸降得太快。
所以,从小剂量用药,一方面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是让尿酸平稳缓慢降低,减少痛风发作机会。李天旺主任说:“所有指南都要求先小于毫克,肾功能不好的病人还要减量。2~5周后再慢慢增加。如果美国这位医生真的倒过来用药,是跟所有指南都不符合的。”
食物嘌呤等级表
嘌呤含量
食物类别
食物清单
超高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毫克/克)
动物内脏
肝、肾、脑、脾、肠等
部分水产品
带鱼、鲶鱼、鲢鱼、鲱鱼、沙丁鱼、凤尾鱼、基围虾等
部分汤
浓肉汤、浓鱼汤、海鲜火锅汤
中高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在75~毫克/克之间)
各种畜肉
猪、牛、羊、驴肉等
禽肉
鸡、鸭等
部分鱼类
鲈鱼、鲤鱼、鲫鱼、草鱼等
甲壳类
牡蛎肉、贝肉、螃蟹等
干豆类
黄豆、黑豆、绿豆等
中低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在30~75毫克/克之间)
深绿色嫩茎叶蔬菜
菠菜等绿叶菜、芦笋等嫩茎
花类蔬菜
白色菜花等
嫩豆类蔬菜
毛豆、嫩豌豆等
部分水产类
三文鱼、金枪鱼等
大豆制品
豆浆、豆干、豆皮、腐竹、豆腐等
低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30毫克/克)
奶类
牛奶
蛋类
鸡蛋等
浅色叶菜
大白菜等
根茎类蔬菜
土豆、芋头、白薯、木薯
茄果类蔬菜
番茄、茄子等
瓜类蔬菜
冬瓜等
部分杂粮
小米、荞麦、燕麦
水果
葡萄、苹果、草莓等
精米白面
米饭、馒头等
素材来源:《自我保健》九月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精彩???
美容养颜术:再好的美容产品不及中医调理
轻松“一”下
你的焦虑可能来自“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治疗白癜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