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财经网
牛人都在这里!精华都在这里!水晶球财经网——中国最有价值的财经证券社区,已汇聚:李志林、花荣、洪榕、童牧野、桂浩明、徐一钉、李大宵、陈实、沙黾农、仇彦英、徐彪、赵笑云、真庸、吴国平、邓学文、王国强、李坚、小黎飞刀、西点老A、老怪中国、牛一刀等股市名家、私募及大量民间高手,是股市投资者的首选证券网站。
文/牛人汇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即将揭开谜底。近日,有接近国资委人士的消息称,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中关于央企分类、国资投资运营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四个方案有望在近期公布。这并不是空穴来风,6月16日晚间,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深化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打响了银行混合式改革的第一枪。国投电力也在6月23日突然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再次打响国投系改革序幕。而且最近中粮系来势凶猛,在大盘调整期间,中粮地产逆势上涨,可见资金对于国企改革概念的追捧。
中信系:有望对两家地产公司整合
大盘大幅反弹之际,国企改革概念股却再次迎来了一波高潮。近日,关于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即将出炉的消息甚嚣尘上。作为国企改革的排头兵之一的中信集团自然受到了万千瞩目。
中信集团在境内外有多个上市平台,包括在A股上市的中信国安、中信海直、中信银行、中信重工、A股和H股两地上市的中信证券、H股上市的中信泰富、中信资源、中信21世纪、中信国际电讯、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及中信大锰等。
去年3月26日晚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将以现金价发售新股募资的方式,收购其控股股东中信股份%股权。这一收购完成后,中信集团实现了在香港上市的整体目标。
这还只是国企改革的一小步而已,下一步将是对旗下的资产进行整合,而首先瞄准的就是地产板块的整合。合并后的中信股份董事长常振明在3月24日发布的《致董事会及股东信》中指出,集团将整合旗下中信地产及中信泰富地产两家企业,通过整合两家地产企业优化管理架构,在更短时间内释放更大价值。
中信地产为中信集团下属子公司,总资产超过1亿元,土地储备超过万平方米。中信泰富地产为原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子公司,主要在香港及上海经营商业地产。常振明指出,两家地产商商业模式存在差异,具体整合方案还在商议中。
而除了地产板块以外,目前中信集团还涉足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实业涉及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等行业和领域。现在央企整合正当时,市场预计,中信集团下一步或还将对各个板块进行整合。这并不是无的放矢,至少在资源板块,中信集团就明确表示要进行整合。中信股份的能源资产包括了包括石油、铁矿、煤炭、金属在内的开采加工及资源贸易业务。这些业务目前由多家公司经营,这些公司大小不一,有的已经上市,有的是全资持有,也有的是参股。常振明提出,中信将对该板块中的公司进行梳理整合,发挥协同效应。
潜力股精选--中信国安资本运作值得期待
中信国安母公司为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国安公司系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是中信公司在国内最大的实业子公司之一。华创证券指出,母公司国安集团去年引入5家民营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机制将有助于增加公司活力,集团下属两上市公司)有望成为资本运作的平台,实现旗下优良资产的整合;同时公司明确表示年将运用收购、兼并、合作等多种方式,与信息产业相关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研发优势和人才优势的企业合作,拓展公司在信息产业的业务,实现优势互补,使资本创新与经营业务发展有机结合,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整合,未来资本运作有预期。
中信海直受益低空开放
中信海直在中信集团整体上市的背景下,公司的整合备受期待,此外公司还将受益低空开放。安信证券指出,根据通航产业规划,-年是通航产业发展期,顶层设计完成后相关政策预计会逐步落地。通航产业链条长,包含制造、运营、维护等多环节,能够以1:10带动经济发展,产业链链条空间万亿,与汽车工业产值同数量级,将充当工业投资的引擎。运营端已制约链条发展,国家有望通过飞行领域,铺设通航机场、完善通航法律打开运营端瓶颈,多政策催化剂逐步推出可期。看好公司作为通航第一股利用资本市场的大发展。
国投系:国投新集是看点
在六大央企中,改革步伐迈得最快的当属国投系和中粮系。国投系旗下主要有5家控股上市公司:国投电力、国投新集、国投中鲁、中纺投资、中成股份。而打响第一枪的是国投中鲁。
年6月3日,因国投中鲁重大事项而停牌,9月18日,国投中鲁发布重组预案公告,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股份转让的一揽子整体交易,实现江苏环亚借壳上市。公告显示,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医疗专业工程、医疗信息化以及公共装饰工程业务。之后,资本市场以8个涨停板来庆贺。
而同年8月5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旗下的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2.63%股权,挂牌价为8.3亿元,这是继年挂牌转让失败后国投信托再度抛售红塔证券全部股权,标明了国投系整合再度提速。
无独有偶的是,在年8月7日,国投集团旗下的中纺投资发布公告称,其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方为安信证券。11月17日,中纺投资发布资产重组方案,拟通过定增收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持有的安信证券%股权,交易价格亿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61亿元。而之后中纺投资迎来了14个涨停板的佳绩,公司股价直接从10元以下涨到了近30元。
虽然剩下3家公司还没有重组的明确消息流出,但是市场依旧充满期待。去年国投新集公司业绩亏损19.69亿元,今年一季度又亏损4.91亿元,存在资产注入的预期。早在国投新集上市之初,国投就曾表示“将逐步解决集团和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拟将国投煤炭注入国投新集,从而实现煤炭业务的整体上市。
此外,国投电力也有望迎来大股东的资产注入。国投集团在年公司治理专项活动和再融资时,为彻底解决与公司之间潜在的同业竞争事项,曾做出承诺,拟在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完成后两年内,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再次启动电力资产整合工作,将旗下符合上市条件的独立发电业务资产通过注资、出售等形式注入公司。
潜力股精选--国投新集业绩亏损期待资产注入
国投新集年亏损19.69亿元,一季度亏损4.91亿元。国泰君安指出,公司如果不做国企改革,不提升公司效率或者改变公司主业,公司年将面临退市风险,而母公司国投集团盈利能力很好,国投集团年完成经营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8%,利润同比增长26%到亿,且又是第一批央企改革试点企业,因此,集团有动力,且有能力推动国投新集的国企改革。而且早在国投新集上市之初,国投就曾表示“将逐步解决集团和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拟将国投煤炭注入国投新集,从而实现煤炭业务的整体上市。
中建系: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方案获批
2月6日,北新建材和中国玻纤一同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试点方案也已经获批,北新建材和中国玻纤两家公司都入选为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首批试点实施单位。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共有5家上市公司:中国巨石、北新建材、洛阳玻璃、瑞泰科技和方兴科技。
广发证券指出,中国建材集团在全球建材企业中排名稳居第二,仅次于法国圣戈班集团,构成了以建筑材料产业制造为核心,科研技术、成套设备业务和物流贸易业务紧密协同的综合一体化建材产业平台。集团具有“央企市营”的基因,快速发展主要来自混合所有制和兼并重组的双轮驱动。预计“三新”业务将是集团发展重点和资产证券化方向,除了自身的资产注入,外部的兼并重组和内部股权管理模式变革将提供增长潜力。
“中国建材集团资产证券化空间较大,而且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混合所有制和兼并重组的基因,预计未来在新型房屋、新能源、新材料三个方面打造上市平台。”广发证券对“三新”进一步解释道。
对于国企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广发证券十分看好,其表示,身为行业龙头的白马公司北新建材和中国玻纤作为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首批试点实施单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估值都将有望提升,受益显著,继续看好。而目前时点更看好黑马公司洛阳玻璃和方兴科技,一方面虽然这两家公司未被纳入首批试点,但同为“中建材系”,未来存在改革机会,同时相比北新建材和中国玻纤,这两家公司目前机制更国企化,一旦改革其改善空间更大;另一方面这两家公司的业务符合中国建材转型方向,未来发展空间大。
潜力股精选--洛阳玻璃成为玻璃产业链的整合平台
洛阳玻璃近期披露修改后的定增方案,玻璃亏损浮法业务,通过实施此次置换,公司将洛玻集团持有的蚌埠公司置入,后者拥有一条t/d超薄线。置换完成后,公司以超薄玻璃为主营业务。国内有碱超薄玻璃技术突破者较少,存在技术壁垒。同时,国企改革,也为洛阳玻璃增添了想象空间。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公司或将成为中建材集团体超薄电子玻璃产业链的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的平台:结合凯盛科技的产业布局,公司未来或将大力外延式扩张,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成为电子玻璃产业链的整合平台。
方兴科技践行混改的标的
方兴科技3月31日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国显科技75.58%股权。广发证券指出,收购国显科技,将增强公司协同增强产业竞争力。国显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液晶显示模组、电容式及电阻式触摸屏模组的优质民企,本次收购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混改进程,激发企业活力。公司是真正践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标的,年公司成立两个项目子公司均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本次收购国显科技进一步混合股权,机制的灵活设置将对经营管理人员形成有效激励,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增强其竞争力。
中国巨石想象空间巨大
中国巨石的母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是首批改革试点央企,而公司也是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首批试点实施单位之一。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坚持“央企市营”的改革方针,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走出了一条“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集成创新”的发展道路。国泰君安认为,实现国有股的增值,乃是改革核心之一,而中国建材在复合材料产业布局从玻纤纱到风电叶片、汽车轻量化材料等制品,以及在国防航空领域应用的碳纤维等尖端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为公司未来的整合和升级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附录:6大央企改革旗下上市公司: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投):
中成股份、国投中鲁、国投电力、国投新集、中纺投资。
中粮集团:
中粮生化、中粮地产、中粮屯河。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国药):
国药股份、国药一致、现代制药、天坛生物。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
中国玻纤、北新建材、洛阳玻璃、方兴科技、瑞泰科技。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A股:烟台万润、启源装备;
港股:中国节能海东青、百宏实业、中国地能。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际华集团、新兴铸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