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动真格了年同仁堂被ldqu

文自华商韬略(ID:hstl)

2月19日元宵节,同仁堂的“中国质量奖”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撤销了。

首个驰名商标的获得者,有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老字号品牌,终因诟病累积,低下了头。

几度浮沉

同仁堂的历史厚重仁义。

年,39岁的乐显扬乡试落第。

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转身创办同仁堂,成了百年老字号的开山鼻祖。

其子乐凤鸣继承祖业,收藏历代药方首,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著名的乌鸡白凤丸由乐凤鸣曾孙发明,需用产自江西泰和的乌骨鸡、数十余味药材,放入可盛数百斤药料的大铜锅里蒸两天两夜,经多道工序,方能制成药丸。

由于品质出色,同仁堂自雍正元年()供奉御药,直至清末,年间未被替换。

因承办官药,同仁堂官商一体、财势两旺,一时风头无二。

自康熙年间至道光年间,同仁堂也曾几度衰落。

道光十一年(),乐平泉收回卖给外姓的同仁堂股份,重振家业。

见各省举子在京参加会试,便送去四季平安散、藿香正气丸,助力考试发挥;

见行人被城沟的污泥弄脏,遂高挂“乐家老铺同仁堂”的红灯笼于路口,四路皆明,民众拍手称赞;

建善粥厂,济流乞饥民;拨款办学,救助稚童;在大栅栏立善水会,组织救火队。

……

由于经营有道,在乐平泉时期,同仁堂颇得人心,开设分店,发展得如火如荼。

光绪六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掳掠。当时,乐平泉的妻子许夫人已接任掌门。

她携全家老小奔赴山西避难,临走时不忘安排留守人员。待入侵者撤走,许夫人赏有功者,修牌匾,重开业。

抗战时期,日本企图以出资入股之名占有同仁堂,当时的经管人乐达义花大量钱财周旋,才保住了家业。

直到年之前,同仁堂靠着一方家族的坚守与品格,繁荣兴盛。

国家扶持

年,新中国开始进行私营工商业改造。

两年后,时任同仁堂经理乐松生,率先开始了公私合营。

因其声望,许多民族工商业者积极跃入浪潮。

此后,同仁堂产品销量一路飘红,门市部抓药从每天几十服,增到每天多服。

建厂房,买设备,受到国家支持的同仁堂,彻底与手工作坊式生产说再见,也从一家一店自行销售,扩大到全国销售。

而成立于年的鹤年堂,却在公私合营后逐渐“失宠”,后经多次改制,声量渐小。

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公司以生产、销售中药为主导,成为国有大型企业。

0年10月,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A股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案例。李嘉诚则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此后,同仁堂借助地缘优势开拓海外市场,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凭多年货优、价实、诚信的品牌形象,当初前店后坊的同仁堂,如今已是六个二级集团、三个院、五个直属子公司的主体架构。

乐显扬一定不会想到,自己创业创出的“小本生意”同仁堂,会在四个世纪的时间里,成长为一家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的大集团。

同时,同仁堂还直接或间接参股家公司,其中家与其合并报表,并有12家为年投资新设的企业。

截至年末,同仁堂总资产.08亿元,相比年上市时的6.53亿元,22年间,资产翻了28.6倍。

如今的同仁堂集团拥有药品、保健食品等六大类产品余种,36个生产基地;现在全球开办零售终端近0家,开办医疗机构多家,商标在世界50多个国家登记注册……

其年半年报显示,同仁堂集团已形成以中成药制造为核心,涵盖中药材种植、中成药研发、医药物流配送、药品零售上下游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现属于国资委的同仁堂集团,一路高歌猛进。

乱象丛生

花路两旁,却早已荆棘满地。

自8年以来,同仁堂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一直维持在0.5%附近,远低于高新技术企业3%的下限。

但这不妨碍,十年来一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名誉及其带来的税收优惠。

“同仁堂研发投入较少,它是百年老店,有较高的知名度,又是中药企业,不会像生物制药企业那样对研发投入重视,它是可以‘吃老本’的。”业内人士表示。

同仁堂的弊病,不止于此。

资料显示,同仁堂仅原材料及采购成本就占营收超五成。

去年6月,商务部发布的《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年我国中药材流通市场常见的个品种中,个品种价格上涨,平均涨幅为24%。

中药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因中药材提价普遍加大,利润空间被压缩。

据其年财报,同仁堂营业成本71.91亿元,同比增长10%,遍布全国的门面店加起来,利润仅为10亿。

扩张道路上,为节省成本,同仁堂还将下游产业承包给了其他公司。

年5月,同仁堂摘掉了直销牌照,筹备一年后,以自营方式在北京设立了16个直销服务网点,覆盖北京各城区及近郊各区县。其34种保健食品获得直销许可,占同仁堂全部保健食品种类的20%。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ixiaosm.com/gswh/20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