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取消急诊输液医生说,看病习惯得改改

在许多人看来,“挂吊瓶”稀松平常,往往觉得感冒、发烧、肚子疼这些毛病,挂上一瓶就能解决。

但是前几天,广东卫计委发布“最严限抗令”,要求停止53种常见病的急诊输液。这意味着在广东,如果你要挂吊瓶治疗,对不起,不能在门诊也不能在急诊,只能住院。

去年,我省已叫停门诊输液,医院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但急诊输液还是允许的。

今后,医院是否也会在急诊叫停输液呢?

年6月底前

医院全面实行“门诊无输液”

年1月,浙江省卫计委发布通知,对抗生素使用作出规定,要求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同时倡导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医院(医院和儿科)率先全面停止。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经过全面部署后,在年6月底前,杭州市属医院(包括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及全市三级甲等共11家医院,已全面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医院和儿科除外。

6月底前门诊停止输注抗菌医院名单

(医院和儿科除外)

医院已实行门诊不输液多年:

·医院,从年建院时就吧严控输液的医院;

·浙医二院也从年以来对门诊取消输液做了规定,门诊诊间系统由IT软件控制,不能开立静脉输液医嘱,门诊药房也禁止发放各类静脉注射制剂。

·区县医院也已于年开始正式实行。

一年半时间过去了,医院,现在全省的乡镇卫生院等也被纳入到门诊不输液的管理中。

医政处负责人表示,浙江在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方面一向管理很严,但急诊叫停输液,暂时还不会实行。

“或许广东出台这样的举措,也是不得已,因为滥用抗菌药物的问题真的非常严重,甚至被提上了G20杭州峰会的议程。G20公报中提到,中国因滥用抗生素而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的患儿就超过了万,孩子们是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受害者。”昨日在采访感染科专家时,专家对这一临床现状忧心忡忡。

国务院医改专家刘国恩甚至预言:“抗生素滥用给整个人类带来的威胁可能不下于二战。”

有数据有真相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曾介绍,年,中国抗生素总消耗量16.2万吨,其中人用7.8万吨,动物用8.4万吨,千人每天使用量克。同期,美国消耗量1.8万吨,其中人用0.34万吨,动物用1.46万吨,千人每天使用量28.8克。

调查显示,至少30%人群将抗生素当作万能药,60%的普通家庭日常药品储备中有多种抗生素,多数人群在感冒时,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者要求医生开抗生素。老百姓的观念中,普遍存在“感冒发烧挂个水”的错误认识。

抗菌药物使用有哪些风险?

风险一:毒副作用。

滥用抗菌药物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要更加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菌药物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增加了出现毒副作用的风险。

风险二:过敏反应。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风险三:二重感染。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类情况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常见。

风险四:耐药。

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下来并大量繁衍。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

据悉,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全球都在努力。医院取消门诊输液的“爆发年”,除了广东、浙江之外,还有江苏、安徽、江西等14个省份明确限制门诊输液,但对于急诊输液,一直未有明确叫停的措施。

而此番广东省卫计委则医院门、急静脉输液。并且确定了门、急诊原则上无需静脉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总计53种常见疾病。接下来,这些疾病原则上将被叫停门诊和急诊输液。

此外,广东省卫计委还在文件中提出,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输液病人多用抗生素

对叫停医患反应不一

记者在浙大一院、医院、医院的急诊输液室看到,输液患者不少。浙大一院护士告知,一天大约有名左右的病人输液,涉及到治疗疾病较多是肾结石、肠梗阻、突发性耳聋,当然也有一些感冒后有肺炎症状的患者,除了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这些输液病人的吊瓶里都含有抗生素。

医院的护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天的输液病人大约在百位,其中以肠胃炎、呼吸道感染患者为主,所以绝大部分都需要用到抗生素。

医院,急诊输液室里的病人多为被毒虫咬伤的皮肤病患者和腹痛腹泻病人,每天人数在到之间,另外该院还有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均另设了独立输液室,输液病人一天在二三十人。

记者在采访时,随机询问了一些正在输液的病人,他们大多不希望叫停急诊输液。

医院就诊的黄大爷,今年69岁,医院的。他说自己因为肺部感染,“今天第二天挂吊瓶。”他觉得“能在急诊挂吊瓶,算方便的,挂完就能回家了,要是住院才能挂,肯定要家人陪,不方便不说,医疗费也会贵得多。”

在浙大一院,31岁的朱女士因为患有严重的急性扁桃体炎,吃了几天药不管用,昨日开始也来急诊输液室挂吊瓶。“这两天吞口水都痛,没法吃东西,不挂吊瓶补液补营养,人要挡不牢了。”朱女士说,自己这两天还坚持上班的,输液都是下了班来的。“要是急诊不能输液,我至少得请三天假来看病,全勤奖就没了。”显然,她也不希望急诊输液被严格限制。

急诊输液的“把关人”是怎么看待广东的这项举措的?

“像肾结石这类病人,疼得受不了,肯定得止痛输液缓解症状的,肠梗阻病人不能进食,也需要补充一定的液体量。”浙大一院急诊输液科护士告诉记者,如果把急诊输液一刀切,这些急性病人可就有苦头吃了。

不过,急诊科医生护士对于广东卫计委罗列的不建议静脉输液的53中常见疾病表示大多认可,“的确许多疾病不需要输液,在盐水里加抗菌药物需要控制。”

看病习惯得改改

别向医生讨输液

急诊不输液这事儿不论浙江跟进与否,大家的看病习惯都得改改了,别再把挂吊瓶当成灵丹妙药。

在普通人的观念里,和挂吊瓶关系最紧密的病症就是感冒发烧,而这也是过去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领域。

“在我们发热门诊,偶尔还是会碰到病人主动提出要挂吊瓶的。”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郑文龙告诉记者,提出这个要求的,以老年人以及年轻人为主。

“老年人觉得挂吊瓶有效果,年轻人希望病好得快点。”郑文龙说,每次,他都会劝阻,“毕竟输液相当于一次小手术,合理用药,病同样也能好得快的。”

对于普通人,我医院选择输液与否之前,就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当大家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时该怎么做?“我的一点建议就是,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尽早寻求医生帮助,我倾向于用中成药进行治疗。”郑文龙说。

郑文龙家中药箱,医院自制的感冒冲剂疏风退热颗粒,“市面上的感冒药,只针对症状,对疾病本身并没有作用。”郑文龙说,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在药店随便买了药就吃,很多成分复杂的药物会造成过敏、影响神经系统、肝损伤等问题。

儿科没有门诊输液,可行吗?

浙大一院儿科主任梁黎表示,年建科之初,也曾考虑设门诊输液室,医院里找不出独立的空间作为儿童输液室,所以只能严格限制门诊输液。“当初是无奈”,但3年实行下来发现取消门诊输液是“可行”的。

很多输液是不必要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80%-90%是病毒感染,不需要抗生素,输液也不会让孩子好的快;肠炎如果出现脱水,情况较轻可以采用口服补液的方式。

宝宝最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病毒性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如何区分孩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梁黎医生这样教年轻医生,父母也不妨学一学——

首先,从发病率上讲,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80%~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也就是说大部分孩子不需要。

宝宝抵抗力差,普通感冒时间久了,继发细菌感染确实很普遍,但这种继发性细菌感染是因为呼吸道的表层细胞被病毒损伤后对存在于呼吸道的细菌敏感,而并非外来的致病菌。这些细菌感染不会太严重,应用一般的抗生素即可。

有时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需要2~3天的过程,而且2~3天内不是总能得到有效的诊断结果。在不能区分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时,应该再看是哪个部位的感染。

浙江在线健康网整合自钱江晚报记者张苗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

赞赏

长按







































海南白癜风医院
哪家白癜风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ixiaosm.com/gsjj/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