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 姐姐从外地回来时,给爸爸买了两条烟,为这事,我说了她一顿。其实,我知道姐是一片孝心,但一想到爸爸住院时的痛苦,就心里酸酸的。爸爸平常身体很好,直到有一天,吐痰时带了血,还不停咳嗽,家里人才着了忙,惊慌失措,医院做检查,结果只是胸膜炎,吃了几天药就好了。
小病初愈,爸爸又开始抽烟,一根接着一根,把医生的叮嘱抛到脑后。母亲无奈地说:“抽就抽吧,只要肺上没病就行。”没想到过了几个月,他又病了,头晕目眩、手脚发麻,再次一检查,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脑梗,医院,一天要打五瓶点滴,我想手固定住了,看咋抽。
当我到病房时,却看到他用另一只手娴熟地夹着烟腾云吐雾哩。毕竟是爸爸,我不好意思批评,就苦口婆心地给他从“虎门销烟”讲起,讲到现在公共场所的禁烟,讲得我口干舌燥,他却笑着说:“年纪大了,还戒啥哩!我抽的是香烟,又不是鸦片。”我哑口无言,所幸病房里只住了他一个人。过了几天,一个重病人住进来,插着氧气,这下爸爸抽烟的幸福日子结束了,每天都急着问护士:“还剩下几瓶?”一等打完就迫不及待地出去抽。医生批评了几次,见不悔改,就不说了。
为了让爸爸早日康复,我就狠了狠心,把他的烟全没收了,钱也帮他收起,这下他无烟可抽,无钱可买,彻底地“断炊”。每天挂完吊瓶,他就在过道走来走去,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在嘴边竖起两根手指,好像要夹起什么似的。爸爸知道我是为他好,也没说什么,但看到他一天愁眉不展、饭量减少,我很难过,只好在心里默默说:“爸爸!坚持!”就这样,直到出院,他也没抽一支烟。回家后,遇到熟人发烟,偶尔抽一支,但明显烟瘾变小了,十天半月才买一盒,而且,大部分发给了别人。
在和爸爸闲聊中,我知道了他爱抽烟的原因。原来,爸爸上初中时,家离学校远,要走几里路才到,早上上学必须要起来早,尤其是冬天,路上黑漆漆的,常常要打火把。有时,火把点完了,就叼根烟壮胆,就这样,他渐渐有了烟瘾。当时,家里条件差,买不起烟,就自己种烟草,晒干了用香油一拌,撕一小块报纸,卷成烟卷抽。
高中毕业后,他也一度成功戒烟。后来,他通过招工到城里工作,岗位是打字员,常常加班到深夜,为了提神就买了一盒烟,这一抽,烟瘾就像泛滥的洪水,更不可遏制了。时间一久,爸爸觉得买的烟好抽、方便,就不再抽那种用烟丝卷成的烟。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他又抽起了过滤嘴香烟,还买各种各样的烟丝,用烟锅子抽、用烟斗抽、用家里祖传的水烟锅子抽。点烟的工具也换了几茬,由火柴到汽油打火机,再到一次性气体打火机。就这样,爸爸一抽就抽了将近半个世纪。
听了爸爸的诉说,我蓦然发现,他的抽烟史不也是香烟发展史的一部分吗?爸爸戒烟了,他的抽烟史也在戒烟的那一刻终结。有一天早上,朦胧间,我看见他在书桌上练书法,以为是幻觉,就揉了揉眼睛,没错,真是写字,洁白的宣纸上雄健洒脱地写着“永别,香烟!”我会心地笑了。
(注: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END作者简介孔权利,生于年11月20日,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商州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商洛市青年作协副主席,商洛市诗词学会会员、商州区作协会员。自年发表作品以来,共累计发表散文、小说、诗词等作品余篇(首),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陕西诗词、陕西日报、商洛日报、商洛电视报等。年,作品《商州赋》获得省宣传部征文优秀奖,年,作品《进成都》获得中国散文学会征文一等奖,同年,作品《商南茶歌》获得省诗词学会征文优秀奖,年作品《登临金凤山》获得市文化局征文优秀奖,年作品《感恩丹江》获得区宣传部征文一等奖。
征稿启事
即日起,〈嘉年华时光〉“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和“我的扶贫故事”两个有奖主题征文同时展开。
每两个月,经过编委会初评、优秀征文展播、文稿质量、读者阅读和评论等,最终综合评选后会在〈嘉年华时光〉
温馨提示:恳请大家对自己的原创作品再三修改完善以后,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联系方式(专科治疗白斑医院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