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需要多久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15/6239962.html年,新冠疫情的意外爆发给中国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疫情蔓延使企业推迟了复工复产,医院的诊疗量、处方量大幅下降,使得部分产品销售降低;另一方面,口罩、抗病毒、医疗器械、疫苗、体外诊断试剂等相关产品需求提升,使得对应板块企业业绩增长。目前各医药企业均已披露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我们通过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来看看疫情下中国医药企业的业绩表现。营收Top20企业上半年,医疗卫生板块跑赢大盘,虽然笔者没有统计,但是从一些行研报告和股评中,不难得出上半年医药股在整体市场中「身居高位」这样的结论。从营业额Top20上看,入选企业与年年报统计结果差异不大,因未对国药控股合并报表,国药一致与国药股份进入Top20,迈瑞医疗凭借28.75%的营收增幅,也跻身Top20榜单;其余企业排名与年报相比略有变化。利润增速中,Top20企业亮眼的还是比较多的,如华大基因净利润同比增长.19%。表1.年上半年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营业收入Top20公司注:1港元=0.人民币;1美元=6.人民币表2.年上半年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净利润Top20公司数据来源包含A股(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港股、部分新三板、部分美股上市公司,不包含未上市公司,数据直接抓取自年报表格,港股、美股年报模板不同于A股,故部分信息可能存在空缺。细分领域概况对行业细分领域进行分析(不同统计来源数据会有差异,此处参照国盛证券数据),对比年,各细分领域增速降低,创新药与化药龙头出现负增长。拆分Q1、Q2两个季度,可以看出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药店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其余各细分领域一季度营收下降,二季度改善明显。表3.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营收增速图1.年上半年医药各细分领域营收增速示意图数据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年中报总结;wind创新器械医疗器械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无明显专利悬崖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受益于需求驱动。受疫情影响,相关产品持续放量,国内外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得到极大提升,医疗新基建等国家政策扶持,也给国内器械行业的持续扩容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迈瑞医疗,疫情拉动的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以及医学影像业务,如便携彩超、移动DR(移动数字化X线机)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28.75%,其中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43亿元,同比增长62.26%。华大基因和圣湘生物因新冠核酸检测试剂需求激增,营业收入分别实现41.08亿元和21.00亿元,其中华大基因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海外累计发货超过3,万人份。圣湘生物已供往国内外近3,万人份(其中约1,万人份供往国际市场)。乐普医疗和大博医疗等高值耗材企业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导致收入增幅较小,但随着医用高值耗材的行业地位逐渐提升,进口替代成为趋势,长期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表4.5家医疗器械公司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比较数据来源:各公司年半年报创新疫苗疫苗是医药行业中一个小而美的细分赛道,竞争门槛高,行业具有高市场增量空间。年1-8月,中检院合计批签发量为3.84亿剂,同比增长13.61%。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接种人数有所下降,但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国民健康意识与传染病防控意识进一步提升,疫苗行业拥有较大发展空间。该领域的明星企业智飞生物上半年收入69.9亿(同比增长38.8%),业绩增长驱动为其代理的HPV疫苗放量,以及自主产品渐入收获期。以HPV疫苗为例,智飞上半年四价、九价HPV疫苗批签发.44万支、.98万支,同比增长29.80%与83.13%。疫苗是战胜新冠病毒的最强武器,上半年新冠疫苗相关概念股中,涨幅翻倍都属于稀松平常。中国疫苗最快进展临床3期,从中报中尚不能体现其对营业收入与利润的影响,更多是反应的市场态度与盈利预期。像康希诺8月13日登陆科创板,成为第一个「A+H」疫苗股,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反观9月8日阿斯利康宣布暂停一项新冠疫苗试验,其中国合作方康泰生物次日收跌16.57%。数据来源:渤海证券--医药行业专题报告:年1-8月疫苗批签发:流感疫苗继续攀升、国产创新疫苗持续放量;各公司半年报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ICL)是指专业从事医学检测的机构。虽然ICL市场份额占比基数小,但是市场需求量大、增速快,驱动因素主要在于:医疗资源不平衡带来的市场着眼点;医疗消费市场升级,大众对精准化、个性化的高端健康需求促进市场扩容;技术创新,检测技术与多学科融合及应用日趋成熟。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医院诊疗、临床试验等检测需求下降,ICL行业收入下降9.87%,二季度常规业务回暖的同时,受新冠疫检测驱动,营收增速快速恢复,上半年增幅达21.58%。该领域明星企业迪安诊断,上半年营业收入44.73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1.99%,净利润5.01亿,增幅.19%;金域医学上半年营业收入34.7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6.63%,净利润5.56亿,增幅.71%。数据来源:各公司年半年报、年年报;国盛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年中报总结互联网+医疗在疫情催化、政策鼓励,以及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促进下,互联网医疗行业正迎来加速发展阶段。主业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平安好医生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在线医疗板块同比增长.8%,贡献营业收入6.95亿元。疫情高峰期间,平安好医生APP访问人次超过11.1亿次,APP新注册用户数量是疫情之前的10倍,新增用户日均访问量是疫情之前的9倍。此外,传统医药公司也纷纷布局互联网医药业务。上海医药旗下的上药云健康已对接31医院,并与其中多家达成了独家配送委托关系。九安医疗公司的糖尿病诊疗「O+O」新模式的覆盖城市已经延伸至天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等地,医院、医院、医院、天医院、医院等二十余家专业医疗机构合作设立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小结短期疫情影响落幕,细分赛道龙头表现稳健,长期优势依然显著。目前医药行业各个环节恢复较好,下半年行业整体有望重新进入正常增长轨道。由此看来,年的医药板块,颇有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味。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ixiaosm.com/gscp/2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