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未来,创新世界海通证券年投资

董事长致辞

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博士

近期中国资本市场火爆,成交量达七千亿元。背后有宏观微观层面向好的支持:1)降息、扩大直接融资等改变资本市场的悲观预期;2)从中观和微观面看,国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偏好发生变化,有望逐步从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尤其是权益类资产;3)“沪港通”的开启引入了外资活水,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

沪港通推出后,中国整个资本市场会不会纳入摩根士丹利全球指数?未来房地产市场与地方融资平台会是什么样的演化趋势?中国经济相对全球经济是不是仍将是高速增长?这三个因素将影响对未来资本市场走势的判断。个人认为,这三个因素均朝有利方向发展,资本市场将告别低迷,走向反转。

未来券商行业将有望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快速增长,券商自身资本实力的增长、产品业务线的扩展、盈利增长点的多元化,未来五年具备持续增长的能力。

导读

十二月二至四日,海通证券研究所携手海通国际(香港)研究、海通期货研究、知名专家和上市公司高管、基金保险私募及QFII等机构投资者,与投资者共同探讨中国证券市场投资机会,这是一场思想火花碰撞的盛宴!

虽然为确保会议秩序被迫控制了与会人员数量,但报名参会投资者仍多达余位,现场人头攒动,投资者热情高涨(下图为现场盛况)

以下是策略会首日会场发布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宏观:金融泡沫大时代

演讲人: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宏观和固定收益团队负责人、首席分析师姜超博士

工业化已到后期,增长翻番目标面临考验,未来收入或取代增长成为核心目标,共同富裕成为主要使命。改革的核心是保障公平,分别对应保障市场公平竞争、促进要素公平交易、加强收入公平分配三大类。未来或从大政府小市场过渡到小政府大市场,而在公平交易格局下,资本品价格趋降、劳动力价格趋升。回想过去一年,我们坚信投资驱动不可持续,改革转型是历史必然,零利率是长期趋势,货币宽松不可阻挡,股债接力货币牛市。展望未来,我们判断经济去杠杆和金融加杠杆将是长期旋律,银行理财消灭存款、连通居民储蓄和资本市场、消灭高收益,高利率已成往事,直接融资正在崛起,而金融泡沫的大时代已经来临。

策略:旭日东升

演讲人:策略团队负责人、首席分析师荀玉根

①15年利率下行、改革加速推动风险偏好上升的趋势未变,稳中求进的经济转型排除系统性风险,大类资产配置继续转向股市。相比47万亿的储蓄、25万亿的理财和信托,A股12.3万亿自由流通市值成长空间大。②预计指数震荡上行,风格跟投资者结构无关,伴随增量资金入场,交易活跃度上升助推行情从小盘向中盘扩散。内外因素共振或使3-5月现阶段性波折。③投资顺应创新、改革大势,积极进攻,用好三把利刃:第一,创新剑-先进制造,如高铁、机器人、军工、油气设备;第二,改革刀-国企改革,资产注入、股权激励、壳价值三条线索掘金,第三,牛市矛-券商类,股市强助推券商、保险等业绩增长,且板块弹性高。并以高股息率股、健康服务做护体盾。④主题如新并购、迪士尼、碳减排等。

固定收益:当高利率已成往事

演讲人: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李宁

中国经济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人口老龄化,这意味着劳动力的相对稀缺,其分配占比趋升。而金融改革意味着释放国内和国际的充裕资金,资本过剩其回报率趋降,高利率时代已经结束,宽松货币成为长期趋势。利率债方面,在理财高收益的要求之下,套息交易将成为主要盈利模式,而国开债流动性好、质押方便和票息较高,是套息交易最佳标的。信用债方面,央行降息和量宽持续抬升投资者风险偏好,高收益策略仍是首选,但在去产能背景下对产业债仍需谨慎,而城投债面临退出,未来创新的高收益品种或为优选,包括资产证券化、优先股、永续债、次级债、REITS等等,牺牲流动性换取安全高收益。转债是分享金融大泡沫的重要工具,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ixiaosm.com/gscp/2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