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育儿问题不用愁
文
王新良任强
图
来源于网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孩子照顾的越来越周到,也因此诞生了大量的儿童保健品,这无疑是为提高孩子的营养水平提供了一条可选之路。但是家长不要盲目让孩子吃保健品,因为保健品不能替代食物。
今天我们就谈一谈什么是药品什么是保健品?保健品和药品如何鉴别?宝宝保健品选择上有哪些误区?保健品能不能提高抵抗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快来学习一下吧!
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
?药品?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保健品?
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药品与保健品怎样鉴别
?药品?
查看产品外包装上的批准文号,凡是批准文号标示“国药准字××××××”的产品为药品,具有OTC的标志。
?保健品?
从年起,卫生部负责保健食品审批工作,保健食品的外包装的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4位年份代码)第××××号”(国产)和“卫食健进字(4位年份代码)第××××号”(进口)两种。
年10月以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保健食品审批工作,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四位年份代码+四位顺序号”及“国食健字J+四位年份代码+四位顺序号”。
“国”代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代表国产,“J”代表进口,有一个牛角标。
保健品与食品的常见误区
?误区1:保健品也有针对性
任何药物及保健品都有针对性,不会对所有的宝宝都适用。一般而言,如果一种保健品是通过正规厂家生产的,它肯定有科学论证,经过临床、实验等阶段,不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
可是,要讲到效果,那就因人而异了。如果一个宝宝各方面饮食比较均衡的话,一般来说就不需要特别补充什么营养素了。但是,现在家庭条件都很好,适当补充一些也未尝不可。
?误区2:保健品不能代替食品
反正宝宝保健品多着呢,宝宝吃得太少,就得多给他添加额外营养素。这些观点需要纠正,将希望寄托在另外添加补充剂上,是不科学的。
我们应该让宝宝从合理的饮食中吸收营养素,不能将补充宝宝型的保健品作为依赖对象。调整宝宝的饮食习惯,加强宝宝进食能力非常重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有些儿童保健品言过其词!
许多不法商贩通过肆意夸大某些保健品和保健食品所谓的“神奇”功效,例如提高抵抗力、快速长高等,以迎合人们希望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愿望,通过签订合同、购货返利等手段,诱使人们放松警惕而上当受骗。
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大群众没有医学的背景知识,缺乏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没有正确的健康观念以及贪图小利的思想作祟,成为了不法商贩的牺牲品。
?那么,保健品对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到底有没有用呢?
市场上有很多保健类药物或食品自称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这应该说是个好现象,说明全社会都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