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业动态绿色行业周研报20160

医药生物行业

特别说明:因我们非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我们的研究宗旨和目的为为恒业基金股权投资、证券投资提供决策参考及意见;资料及数据均来源公开资料,如有疏漏敬请谅解!并愿得到中肯意见和建议。

大健康行业

一、行业政策

1、年6月27日,总局发布年第4期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了年第4期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对医用防护服、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等6个品种批(台)产品的质量监督抽验情况进行了公告。其中被抽验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涉及3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2个品种4批(台);被抽验项目为标识标签、说明书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涉及16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1个品种20批(台);抽验项目全部符合标准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涉及95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6个品种批(台)。

2、年4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明确医改试点省份推广“两票制”

按国务院26号文的规定,年之内“两票制”在国家医改试点省份必须落地。

两票制: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全国总代及进口商算第一票,托管商业进货不算一票,母公司给子公司不算一票。

两票制执行的省份和城市:安徽,江苏,福建,青海,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还有试点医改城市为个。

?两票制对高值耗材生产企业和代理商的影响

目前中国高值耗材招标都以省标为单位,在两票制的市场环境中,只有省内一级代理商才能生存下去,高值耗材的市场格局发生改变,高值耗材市场面临洗牌,中小型的代理商出局已成为现实,作为高值耗材生产厂家要对市场布局和价格体系等因素做重新调整。

?两票制和配送对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生产企业和代理商的影响

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的招标时以市标为主,这就要求以前采取省代模式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必须渠道下沉,形成以地级市代理商为核心的市场格局。

对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生产企业和代理商影响最大的还不是两票制,而是对配送商资格的认定,随着众多中小型代理商的出局会导致中小型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生产厂家也被淘汰出局,因为每个“市级招标”都会有几千家做普通耗材和检验试剂的企业中标,三家配送商不可能容纳如何多的中标的医用耗材的生产厂家,大部分中小型医用耗材生产厂家也将淘汰出局。

?两票制和配送的医用耗材新形势下的受益者

随着中小型代理商的出局,以国药为首的大的商业公司业绩会获得爆发式的增长,在行业的影响力,网络建设,资金,实力会达到新的高度。随着中小型医用耗材生产企业的出局,知名医用耗材的一线品牌业绩也获得大幅的提升。

两票制和配送还有利于推动医药和医用耗材第三方物流发展,规范行业秩序。新形势下的医用耗材代理商:淘汰一批,转型一批。

3、发改委力推价格改革医疗服务等领域红利可期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施子海在“深化价格机制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即将展开的多项改革举措,包括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将出台、吉林天津等6省(直辖市)将出台深化价改的实施意见等。其中,资本市场对医疗服务领域的改革颇为看好。多位分析师认为,国家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医疗服务受政策利好较大,会有较快发展。“发改委会同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即将印发报经国务院同意的《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施子海透露,此意见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去年出台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姐妹篇。“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坚持总量控制,调放结合,强化政策联动,积极稳妥推进,逐步建立起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过去10年实现高速增长,未来5年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据分析,国务院颁布的《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4万亿左右,据此推测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可达15%。若剔除其中包含的一些非医疗类的健康产业,预计未来5年医疗服务行业的复合增长率为10%左右,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年实现6.5万亿左右的行业规模。

4、CFDA大整治:注销75家,严查家药商

?5月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年第94号,以下简称《公告》),要求药品批发企业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自查,5月31日为最后截至时间。6月24日晚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药品批发企业违法经营行为自查情况的通告》,对于药品批发企业最终自查情况进行披露

?据国家局的通告,全国共有家药品批发企业按照《公告》要求开展自查,提交了自查与整改报告。到期未提交报告的企业共家。在国家局所列的需要自查的企业列表中,不少大企业子分公司赫然在列。通过自查,申请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共75家。申请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75家企业,由所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办理注销手续,并向社会公开。

二、行业要闻

1、年中国医药十大品牌

?同仁堂: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市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始创于年,至今已有年的历史。近年来,集团坚持“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做长、做强、做大”为方针,以创新引领、科技兴企为己任,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出口创汇及海外终端数量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是一种中草药。年、年、年三度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产品有传统瓶装和胶囊剂两种。被称作疗伤圣药“万应百宝丹”,后称云南白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处方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秘密。

?三九医药:前身为深圳南方制药厂。年4月21日,发起设立股份制公司。0年3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公司于8年正式进入华润集团。年2月,公司名称由“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三九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是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企业。

?白云山: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创立于年,是全国著名的抗生素专业化生产企业和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也是广药集团旗下最大的制药工业企业和国内最大的单体制药工业企业,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年销售规模超过20亿元,且销售收入、利润连续多年稳定增长;现有员工0人,拥有“白云山”、“抗之霸”两个中国驰名商标以及11个剂型超过个品规的产品,抗生素产品群声势浩大,几乎涵盖了所有抗菌消炎常用品种;抗ED药物产品群异军突起,白云山金戈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国产“伟哥”。

?哈药集团: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药集团”)为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股占45%,中信资本冰岛投资有限公司和华平冰岛投资有限公司各持股22.5%,哈尔滨国企重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持股10%。哈尔滨市国资委为第一大股东。拥有哈药股份、人民同泰两家上市公司。

?修正药业:修正药业集团于年5月由董事长修涞贵创立,是集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的科研生产营销、药品连锁经营、中药材标准栽培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制药企业。在突出药品主业同时进军健康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实行多元化发展。在立足全国的同时面向世界,与俄罗斯、韩国等实施多领域合作,开发国际市场。集团下辖76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

?太极集团: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极集团)是中国企业强之一,中国医药工业10强,资产亿元,拥有“太极集团”(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桐君阁”(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太极”(TAIJI)为中国首批驰名商标,OTC品牌药企第一名,年集团销售总额达亿元,年将跨越千亿大关。

?九芝堂: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中药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内A股上市公司、湖南省质量管理奖企业、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前身“劳九芝堂药铺”创建于年。4年2月,“九芝堂”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6年9月,“九芝堂”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8年6月,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天士力集团: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年,是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以健康产业和医疗康复、健康养生、健康管理为两翼的高科技国际化企业集团。

?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建于年,是一家跨地区、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国家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也是科技部命名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泰州市,现有员工10人。旗下20多家成员公司分布泰州、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苏州、常州等地;营销网络覆盖除台湾以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2、辉瑞52亿美元完成收购Anacor,获得潜在重磅药物crisaborole

年6月28日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近日宣布完成对生物制药公司Anacor的全现金收购。此次收购总额达52亿美元,合每股99.25美元。Anacor公司的核心资产是一款局部用药的非甾体PDE4抑制剂crisaborole(2%乳膏),开发用于治疗儿童及成人轻度至中度过敏性皮炎(湿疹,eczema)。

目前,crisaborole正在接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审查,其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目标日期为年1月7日。辉瑞对crisaborole的商业前景十分看好,如果获批上市,该药将成为FDA在过去15年中批准治疗过敏性皮炎(湿疹)的首个新分子实体,年销售峰值预计将超过20亿美元。

三、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现代生物技术与制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医药产业的重大变革,生物技术与医药行业成为最活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现有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的生物医药园区;二是单独建设的生物医药园区。

?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共批准建立了5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包括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数量从年的家增长到年的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在-年间快速增长后,进入到平稳增长阶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背景下,国家级开发区的审批更为审慎,年新获批国家级开发区共9家,增长率仅2.8%。

?年,新获批国家级开发区达到31家,增长率为9.3%。截至年底,国家级高新区共家,国家级经开区共家。大多数涉及生物技术产业,我国现有省级以上的生物产业园多个。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及中国市场强大发展潜力的双重推动下,国内药谷热持续升温,各类药谷项目密集上马,目前我国各类药谷数量不下百个,经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批准的药谷不下50家:华西有科技部首个批准的“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四川成都药谷、长三角有上海张江药谷、浙江杭州药谷、江苏无锡药谷、浙江兰溪药谷、江苏常州“三药”生产基地等;西部有“现代化高科技生物工程工业园”新疆天山药谷;华南有号称“南国药库”海口药谷;华北有北京亦庄药谷、中关村药谷、天津国际创新药谷;东北有吉林通化医药城等;其他地区有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工业园、深圳医药产业园区,广州国际生物岛等。

?中投顾问发布的《-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但区域不平衡发展将进一步凸显,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差距将持续拉大。研发要素有进一步向上海、北京集聚,制造环节加速向江苏、山东集聚的趋势。

四、上市公司动态

1、华润医药申请赴港整体上市募资或逾10亿美元

?6月27日晚间,华润医药旗下3家上市公司同时公告,华润医药已于6月24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境外发行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

?此次计划赴港上市的华润医药是华润集团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作为一家驻香港的国有集团公司,华润集团目前间接持有华润医药72%的股份。

?按照此次华润医药公布的上市框架,传言已久的整体上市终于坐实。对比上市前和拟上市后的资产可知,华润医药此番的计划是整体上市。目前,华润医药的资本版图上共有13个主体,其中包括三家A股上市公司,即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和东阿阿胶,而经营核心业务的主要附属公司达到29家。

?华润医药于7年在香港设立,该公司来自华润东阿、中国华源医药业务及华润三九医药业务的合并。平常国人耳熟能详的“”、“双鹤”、“赛科”、“东阿”、“紫竹”和“毓婷”等一批中国驰名品牌,均出自华润医药。

?7年至今,华润医药先后参与了数十家药企的并购、重组或整合,包括三九企业集团、北京医药、华润双鹤、华润医药商业、华润紫竹、华润东阿、华润医药零售集团等,因此旗下拥有了A股上市公司东阿阿胶、华润三九和华润双鹤。

?此外,华润医药亦通过收购桂林华润天和、浙江众益、济南利民等药企,在华润系的医药版图上增添了骨科、口服抗生素及心血管产品。

?截至年末,华润医药制造及营销的产品组合为种。

?目前,华润医药共有约46亿普通股份,但将予发行的股份数量未公布。《华尔街日报》6月27日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此次赴港上市的华润医药希望募集资金至少10亿美元,可能最早在今年9月上市。记者就上述消息求证华润医药,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华润医药认为,并购是其整体增长策略的一部分,未来将继续寻求合适的收购目标。在华润医药的扩张中,并购动作频频,而近三年来的业绩增长,似乎也给了公司延续并购模式的理由。

?华润医药此次公布了近三年的总收益及年内溢利,均为逐年递增。年该公司的总收益为.68亿港元(约.5亿元人民币),年内溢利60.8亿港元(约5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5.8%。该公司在此次申请材料中称,并购方面的记录显示了其“强大且久经考验的整合能力”。

?根据此次的申请材料,未来华润医药将募集的资金,仍将用于战略收购以及扩大制药和医药分销业务。该集团计划收购中国生物制品、中药、营养保健品以及化药制造商;同时,将选择性收购或投资专注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科及呼吸系统等领域的制药商,并计划建立医药分销业务的物流中心及仓库、投资研发平台、升级信息技术系统等。

?华润医药还计划收购区域性的医药分销商,特别是西南及西北地区。华润医药还披露,目前公司已经在物色和接洽多个收购目标,涵盖生物、营养及保健品以及区域医药分销领域,但目前并未达成任何最终意向收购目标。

?虽然近三年来华润医药的总体业绩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其旗下3家A股上市公司业绩都颇显低迷。目前,这3家上市公司均已发布年一季报,华润双鹤和华润三九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而东阿阿胶的业绩增速亦在下降,上述3家公司都是华润医药通过并购收入麾下的。

?并购模式让华润医药在短期内规模迅速扩张,但其也需承担医药行业下滑的风险;而医药行业整体进入调整期,此时上市,对该集团未来的经营能力以及并购后内部资源的效率提升,都提出了一定的考验。

3、乐普医疗(003.SZ)

6月30日,乐普医疗发布创业板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公告载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19亿元,用于收购乐普药业40%股权项目。

4、阳普医疗(030.SZ)

?6月30日,阳普医疗发布年半年度业务预告,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2万元-.3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20%。

?公司业务变动主要由于银行贷款比去年同期增加及银行存款利息减少,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约万;

?年公司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目前该项业务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尚未产生经济效益;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额约为万元。

5、国药一致(.SZ)

?0629:证监会受理。

?0616:国药一致召开了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资产出售、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

?0601:发布了草案,修改了评估值、交易价格、增值率等数据。

?0309:国药一致拟向国药控股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国大药房%股权、佛山南海%股权、广东新特药%股权,向国药外贸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南方医贸51%股权及向符月群等11名自然人少数股东支付现金购买南方医贸49%股权。截至评估基准日预估值为,.51万元。

?本次交易通过资产出售、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方式可解决同业竞争历史遗留问题,有助于国药一致的长远发展。本次重组的同时,国药一致还将通过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本次交易对价、补充流动资金,进一步保证国药一致在全国医药零售行业及两广地区医药分销的龙头地位,增强国药一致竞争力及提升公司整体的品牌形象。

6、26家药企入选首批新三板创新层2家净利过亿

?6月18日,新三板创新层名单公布,共有家公司入围创新层。据新康界统计,其中医药制造与流通企业数量为26家,净利润过亿元企业共2家,分别是成大生物及合全药业。

?CRO企业合全药业,年实现营收12.69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38%,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持续发展。

?仁会生物的营收只有34万,其净利润却高达.7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其掌舵者利用募集资金来进行对外投资,投资范围包括购买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产品,银行、信托等理财产品。

绿色投研组

李新明、王姝雯、赵艳丽

赞赏

长按







































文案策划总监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ixiaosm.com/clqk/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