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与组织领域,我国已经有一大批学者在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扩大到华人学者,更是已经成为国际管理研究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但我们也看到青年教师、硕博研究生们,在开展管理和组织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痛点”。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痛点就是:
对理论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导致研究理论贡献不足。
如果想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这是你必须克服的一个痛点。从国内管理研究者在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美国管理学会评论》,美国管理学会期刊,只发表理论性文章)上的遭遇就可见一斑。
为了帮助国内管理学者,尤其是博士生们快速了解管理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两本理论工具书——《管理与组织研究必读的40个理论》及其姊妹篇《管理与组织研究常用的60个理论》。
《管理与组织研究必读的40个理论》是一本翻译著作,原主编是美国太平洋大学埃伯哈特商学院教授杰弗里?迈尔斯。作者选取了组织与管理领域40个重要的理论,从理论内核、对理论的批判与评价、理论的测量、对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在公司实践中的应用情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管理与组织研究必读的40个理论》出版后,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半年之内连续两次加印,成为管理研究学术领域的一本畅销书。
不少学者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的同时,也提出该书只包括了40个理论,而长达百年的管理研究历程中,文献浩如烟海,常用的理论不止这么多,还有很多新近的理论没有囊括在内。于是,中国人民大学李超平教授和徐世勇教授牵头,组织国内学者编写了《管理与组织研究常用的60个理论》一书。
这两本书的特色非常鲜明:
(1)理论全面。两本书共收录个理论,基本涵盖了管理研究所需的主要理论,相信能够满足国内学者,尤其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管理研究的基本需要。
(2)结构完整。每个理论主要从发展历程、核心内容、对该理论的评价、主要测量量表、经典文献、对管理者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可以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该理论的关键内容。
(3)形式新颖。为了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该理论的来龙去脉,每个理论介绍后还有参考文献,读者可以按图索骥,进一步学习。
(4)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每个理论介绍的撰写者几乎全部来自国内的一流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且多数具有国际期刊发表经验。
这两本理论学习的工具书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快速了解理论的渠道。如果需要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某个理论,请务必阅读该理论的经典文献(书中有罗列),做到对该理论有深入透彻的理解,以免走弯路。正如徐淑英教授在推荐序中所说:学习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与学习关于自然现象的理论不同,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