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怎么样 https://m.39.net/pf/a_5154124.html现代制药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年公司围绕“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坚持稳中提质的工作方针,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持续推进各业务板块的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协同成效逐步体现,经营持续稳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72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6.97%。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如下工作:
1、强化战略引领,明析管控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细化“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建立战略统领、规划指引、计划落实、定期评估、科学调整的“战略、规划、计划”体系,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在执行层面成立战略规划推进小组,统筹内外部资源配置,实现体系良性运行、持续优化,确保战略目标有效落地。根据公司研发、营销、产业链、投资并购、国际化业务和新兴业务等重点工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推进战略落地实施。
2、加快产业链一体化,形成协同发展
公司全力打造原料+制剂一体化产业链,抵御市场竞争风险。报告期内加快上游布局,落实“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抗感染产品综合型制造企业”的一体化战略。同时加快市场共享,共建采购平台,部分重点制剂产品成本有所下降;深度开展工商协同,借助国药控股“批零一体化”和全球采购中心的市场资源,加强重点省份招标协同,扩大产品覆盖面。
3、强化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公司坚持科研工作的长远规划,强调科研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全力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优化激励模式,力促各层面研发创新,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供强大动能。研发方向明确以五大治疗领域为核心,强化产品筛选,打造最佳产品线组合。同时构建高效的科创合作平台,推进科研协作。
公司加快推进一致性评价,科研成果质量稳步攀升。年有74个项目开展一致性评价,截至本报告披露日,累计9个品规已通过一致性评价。报告期内,3个品种获得生产批件,48个品规获得补充申请批件;申报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获得新授权专利37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参与执行标准提升1项。
4、狠抓合规经营,强化风险管控
公司坚持合规经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之本,持续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着力在源头、关键环节上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不断提高合规保障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一方面有效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形成全面风险管理领导组、业务部门、监察审计“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架构,与逐级管理者签订合规经营责任书,制定合规手册;另一方面紧盯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实施,及时跟进投资后评价工作。
5、深化精益管理,促进提质增效
为增强行业竞争优势,公司全面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提升经营管理精细化水平,强化质量保障能力,有效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高效的市场处理机制,完善流通环节管控,杜绝质量风险外溢,对子公司质量管控实施常态化管理,全年实施29家次检查,排查隐患条,全程落实整改。落实“精益管理年”要求,引入精益生产科学改进法,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着力现场管理、提升OEE、优化流程等,形成企业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6、保障安全生产,加大环保力度
公司进一步强化安全管控力度,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细化落实安全一票否决考核办法。推进“双控”体系建设,形成四级风险管控制体系和隐患排查体系。环保方面强化重点单位、项目的隐患排查力度,加速推进重点环保项目。年公司实施18项提标改造项目(含募投项目),截至年底完成13项,涉及水处理、VOC治理,不断提高水、气排放处理能力和水平,满足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万元,同比增长7.76%;实现利润总额,.53万元,同比降低17.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72万元,同比降低6.97%。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年下半年至年,国内外宏观及微观环境均发生较大变化。国际方面,美国对外政策不断向保守主义倾斜,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生物医药被列入了技术敏感的27个行业之一。国内方面,稳杠杆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平稳,但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60亿元,同比增长7.40%,增速进一步放缓,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50亿元,同比增长5.90%,增速同比下滑3.60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销售规模与利润增速均降到了个位数,呈现5年来的低位,控费降价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医药领域的主题之一。
宏观政策层面,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9月29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布《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年)》,提出将“加快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到年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以上重磅宏观政策的发布为我国医药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我国医疗健康产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微观政策层面,医改继续向纵深推进,政策发布仍集中于“保质控费”、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品安全质量等方面。从“4+7”带量采购到扩围至全国32个省市地区、从“限抗令”到目前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以及与时俱进对《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的持续调整,都是从政策端实现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引导临床合理规范用药、鼓励药品创新和品质升级;而对《药品管理法》进行的第二次全面修订,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品追溯制度”及“药物警戒制度”,确立了科学严格的监管制度,并且明确了国家鼓励支持创新,为医药企业的后续发展指明方向。
展望年,医药行业仍面临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受到宏观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影响,医药行业增速可能继续下行;另一方面,受到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影响,行业内部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拥有历史资源累积、从事价值创新的企业将继续引领行业增长,而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成本费用增加、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等情况;第三方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搅动行业发展,备受
(二)公司发展战略
为推动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公司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1、战略指导思想与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大有作为的医药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强化战略和价值引领,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做好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开放合作、提质增效五大战略举措,逐步落实加强党建、人力建设、风险控制、资本保障、信息化五大战略保障,成为创新驱动型的,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跨国制药企业。
2、战略定位:一体两翼,形成以化学制药工业为主体,生物制药和大健康业务为两翼的三大业务格局。
3、战略构想:
打造一个平台:共享、联动、一体化的高效扁平化的管理平台;
培育两种能力:并购整合能力、创新发展能力;
实现三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管控;
推进四大协同:工商协同、工工协同、研发协同、营销协同;
聚焦五大领域:抗感染、心脑血管、抗肿瘤、麻精药物、代谢及内分泌。
(三)经营计划
年公司将继续保持“一体两翼”协调发展的战略定力,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开放合作、提质增效五大举措为抓手,全面推进落实一体化战略、积极推动实施一致性评价工作,年度经营管理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1、突出战略引领,持续深化改革
坚持和完善“一体两翼”的战略方向,加快产业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总部战略管控+服务管控职责,持续规范管理授权,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建立健全激励奖惩制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2、加速协同步伐,优化产业结构
做好规划、品牌、管控的深度统一,推动抗感染板块一体化工作全面落实;持续优化产业链结构,完成“填平补齐”布局,做强做大优势产能。推进产品营销协同升级,强化营销协同能力建设,推进产品营销协同升级,有效打造以大区域、大品种、大健康为基础的营销一体化平台。
3、增强科创能力,积蓄发展后劲
落实科研兴企战略,建立产研合作和科研协同的平台建设机制,探索科研体制创新,有效完成现有产品技术革新、新产品技术引进、服务“一体两翼”战略的规划目标。同时加快推进在研项目进展,做好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以现有原料药批文为基础,以受控原料药和大品种原料药为突破口,建立供应稳定、成本可控的产业链。
4、坚持合规经营,提高安全质量
加强依法治企建设,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持续排查梳理风险隐患,围绕重点环节开展检查。健全财务、运营、生产、营销一体化内控管理体系,优化过程管控。
5、完善精益管理,狠抓提质增效
持续强化精益生产管理,推进6S管理改善和TPM提质增效项目;逐步完善重点产品的原料药配套和供应商集中管理,实现有效管控采购成本;继续推进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做好国家中央医药储备管理工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以“领导重视、健全体系、科学评估、聚焦重点、风险可控”为指导思想,以“分层管理、分类管理、集中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和优化公司的内部风险管控体系。
针对当前医药经济增速放缓、行业政策频出、安全环保监管趋严等环境变化因素,公司预判未来发展可能面临以下主要风险:
1、行业政策风险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受政策监管影响较大,年医保目录调整、医药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按病种付费(DRGs)试点等行业政策相继出台,对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产生较大影响和冲击,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高,行业政策调整对企业经营发展带来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强合规管理,密切
2、药品降价风险
年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得到进一步推广实施,普通仿制药销售价格大幅缩水。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推行药品降价措施、控制医疗成本的政策导向下,未来可能导致药品价格不断下降,将对公司部分产品盈利能力带来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
3、技术研发风险
随着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扩面、扩品种持续推进,将倒逼医药制造企业加速一致性评价工作。
如果医药生产企业的药品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展不达预期,企业将丧失市场竞争机会,市场份额面临被蚕食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强化科研项目管理,加大一致性评价工作支持力度,在组织保障、研发团队支持、资金配套、外部协作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全面推进一致性评价工作。
4、环保风险
党的十九大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药品生产过程涉及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不可避免产生废水、废气、固废(“三废”)等需要治理。随着国家、地方环保监管的提升和污染排放标准的提高,由三废治理导致的环保风险加剧。企业面临环保政策变化,治理难度提高,设备、工艺更新和环保费用支出增加等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以“环保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指导思想,持续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持续增强环保政策研判和预见;持续加大环保新技术、新设备投入,提升环保工作有效性和管理水平,构建事前严防、事中严管、事后严惩的全过程、多层级风险防范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将风险化解在源头。
5、质量控制风险
公司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药品的生产对设备、环境及技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于年12月1日颁布实施,预示着医药行业面临的“四个最严”时代的到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公司质量控制能力如果不能适应经营规模持续增长的变化,可能会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及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牢固树立全员质量意识,重视质量管理的培训和学习,常抓不懈;明晰质量管控标准,加强质量跟踪和飞行检查,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工作,持续开展质量改进专项活动,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机制上提高公司质量控制能力,持续提升质量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产品信息回溯工作,强化产品质量管控。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药集团旗下化学药工业发展的统一平台,产品聚焦“抗感染、抗肿瘤、心脑血管、麻醉精神类、代谢及内分泌”五大领域,产品布局于中国药品市场最具用药规模和成长动力的治疗领域,并形成了原料药及中间体、化学制剂、生物制品等医药工业的全产业链覆盖,在抗生素、心脑血管、麻精类药物等细分市场具备一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1、产业平台优势
公司隶属于国内最大的“中央企业医药健康产业平台”国药集团,定位为国药集团旗下的化学药平台,具有产业平台优势。目前公司已经形成战略统一、资源集中、配置合理、具有规模效应及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专业化发展格局。根据规划与部署,公司将通过产业的全面协同继续深化化学药健康产业平台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2、内部协同优势
作为国药集团统一的化学药工业平台,以五大产品领域为基础,布局搭建业务板块发展平台,板块内资源的充分联动与协调管理,促进企业的内部整合、资源共享与平衡发展。研发条线已逐步形成以母公司为统筹中心和技术核心的多层次研发体系,实现研发资源的优势互补;产业链方面,形成了抗生素等产品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产品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的上下游贯通,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利润;采购方面,在集中采购的框架下,公司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提升,从而降低采购成本;营销协同方面,同一治疗领域产品得以共用营销资源,营销渠道和覆盖面的扩大将有利于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3、外部协同优势
公司积极参与国药集团“自家亲”战略计划,持续加强与国药集团内部商业巨头国药控股的合作。国药控股作为公司参股股东,具备大力推进公司经营发展的动力,同时“两票制”在全国的全面推进,使得国药控股作为国内最大的分销与零售商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公司以此为契机,通过持续深化与包括国药控股在内的分销商的战略合作实现工商战略协同,充分发挥外部协同优势。
4、研发优势
公司以“创新驱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立了以母公司为统筹中心的多层次研发体系,形成条块清晰、优势引领、专业分工、资源集中、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生产批件及补充申请注册批件51项;获得新授权专利37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参与执行标准提升1项。
5、品牌优势
公司坚持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巩固和助推品牌影响力,树立了较高的公众认知度。拥有包括“欣然”、“达力芬”、“达力新”、“威奇达”、“申嘉”、“申洛”、“浦乐齐”、“浦惠旨”、“金石图形商标”、“力尔凡”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公司下属子公司现代海门的齐多夫定、阿奇霉素原料药通过美国FDA认证;国药威奇达的克拉维酸钾微晶纤维素(1:1)、克拉维酸钾二氧化硅(1:1)已通过美国FDA和欧洲CEP认证,头孢类中间体系列产品7ACA、D-7ACA、7ACT,青霉素中间体6APA以及阿莫西林原料药已取得美国DMF注册号;天伟生物生化原料药分别通过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官方审计认证;国药致君头孢类固体制剂获得欧盟和WHO双认证等,公司在国际市场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ixiaosm.com/gsyq/2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