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控股:并购重组、产业整合,打造医药商业航母
文/陶佳海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咨询师
1.公司简介:
国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年,由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截至到年股权结构图如1,公司成立十多年来,公司的经营规模年突破亿元,现已发展为中国最大的药品、医疗保健产品分销商及领先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拥有并经营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及配送网络,形成了医药健康产品分销配送、医药健康产品零售连锁、医药工业、化学试剂、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多元产业等相关业态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链。公司市值名列全球医药分销企业第四位。
图1国药控股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公司-年快速扩张,维持高速发展,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4%,超过同期医药流通行业20.6%的复合增长率。年营业收入达到亿元,整体市场份额由年的9.7%上升到年的13.3%。同期公司净利润也保持高速增长,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9.2%,年净利润达到45.5亿元(图2)。
业务构成方面,国药控股主营业务为医药分销,年收入占比为94.9%,医药零售和医药工业等其他业务占比较小,年分别为2.9%、2.2%(图3)。分业务来看,年-年,医药分销业务收入从亿元增长至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0.8%;医药零售业务从17亿元增长至5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6.2%;医药工业等其他业务从28亿元增长值4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7%(图4)。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全国范围内大量的并购,扩充了控股公司的数量和业务规模。
图2-年国药控股收入及净利润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图3年业务收入构成及-年不同业务收入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我们认为国药控股在近五年在收入和盈利同时保持快速增长,源于公司借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促进药品流通行业整合的东风,借助国有企业雄厚的资本实力,利用资本的力量解决发展规模的问题,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并购、扩张,打造成国内收入超过两千亿的医药流通企业,实现了再造一个国药的战略目标。
2.从ECIRM模型看国药控股的竞争力
我们利用和君的ECIRM模型从五个不同的维度系统分析医药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即E(Entrepreneur)企业家、C(Capital)资本、I(Industry)产业、R(Resource)资源和M(Management)管理。国药控股的核心竞争力即来源于这五要素的竞争力。
产业要素竞争力
我们认为国药控股的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一项是其所处产业(药品流通行业)的竞争力,-年外部政策和内部整合的两方面力量共同促进药品流通行业的大发展。
从产业规模上看,医药流通行业规模巨大,是一个万亿规模的行业,如图6中,年医药流通销售额为1.5万亿,但商业流通位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率很低,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1.7%(如图7),从产业链看,从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医疗机构/零售终端,医药流通企业上下游两端都居于产业链的优势地位,医疗流通行业就形成了“两高一低”——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在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基于“两高一低”的传统商业模式的获利手段是,在对上游企业的物理产品进行空间传递过程中,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放大价格杠杆实现获利。依靠传统医药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导致医药流通行业出现了小散乱弱的局面,医药流通企业年达到了家,医药流通企业的竞争格局整体呈现以四家全国性公司为龙头,区域寡头垄断的格局,如图8。
图4-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及增长、毛利率、费用率和利润率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商务部
图5医药流通企业全国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年商务部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从外部环境来看,政策上来看,商务部颁布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等行业政策鼓励行业内整合,打造千亿级别企业体政策方向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配送费用,经济学的规模效应直接决定了行业的集中度提升走向,而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药品流通企业的迅速崛起。在医药流通行业乱象的背后,政策上鼓励流通企业规范经营,颁布了年卫生部发布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医药配送和零售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软硬件要求,包括信息化系统、药品仓储、配送环境、药品采购、质量管理等方面更高的要求,以此淘汰一部分不合规定企业。
综上而言,医药流通行业的特点两高一低特点体现了流通行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从竞争格局来看,处于小散乱弱的格局,在外部环境变化中,政策上助推提升行业集中度,有利于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成长,国药控股的成长逻辑便是如此。国药控股依靠并购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成为行业王者,依靠规模取胜。
资源要素竞争力
医药流通型行业为资源依赖性,全国遍布的物流网络和上下游的客户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国药控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之一是其全国最大的医药配送网络资源。国药控股承袭了的母公司为中国医药集团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优势资源,包括五个全国性的一级批发站(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内生性增长+外延式扩张”双引擎驱动,加速全国分销网络布局,到年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国31个省的分销网络,全国医药分销物流网络包括4个枢纽物流中心、42个省级物流中心、个地市级物流网点,医药零售物流网点21个,总网点数个,背靠中国医药集团,从建立伊始就拥有全国覆盖范围最广的医药配送网络的优质资源。
另一方面,国药控股在“横向”扩大分销网络的同时也在“纵向”深化网络布局,推进下沉县级市场。在县级市场,年达到“全国百强县”全覆盖,该纵深网络覆盖范围直达最终端的基层医疗机构,配送的基层医疗机构数目从年的36家剧增到年的家。
图6-年国药控股分销网络扩张地图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国药控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之二是优质的客户资源。医药流通行业的客户分为三类:医院、零售药房、基层医疗机构。医药市场中,三个终端所占市场份额基本在60:25:15之间,而医院市场中医院,医院(医院)是医药流通行业的核心客户。另一方面,药品从制药企业流向终端客户分直接供应终端客户的直销和经各级分销商分销两种形式。纯销模式毛利率达5%-8%,分销模式毛利率为2%-3%。医院客户的纯销模式占比大,因此毛利率高。国药控股近几年拓展医药分销网络的医院客户的覆盖度。如下图10显示,国药控股年医院客户数目达到家(医院家)。医院客户数目保证了国药控股维持8%的业内高毛利水平。
综上而言,国药控股在资源方面的竞争力体现在全国最大的医药配送网络资源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国药控股坚持“内生+外延”的扩医院客户的覆盖度保证了资源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
图7-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资本要素竞争力
国药控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因素是资本竞争力。依托中国医药集团雄厚的资本实力,作为国内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国药控股充分利用股权交易和债券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为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资金保障,增强企业流动性,抵抗财务风险。H股上市,首次公开发行即融得84亿港币,国药控股年登陆H股上市,上市融资渠道畅通,通过配售H股、发售票据、债券等方式完成上市融资,先后通过股权融资.94亿港元;债券融资亿元;年初,国药控股市值.3亿元,年末亿元。相比而言,九州通的融资规模则相对小的多。其于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8.93亿元,国药控股的资本竞争力体现的比较明显,市值对于其融资有明显的优势,并行流程了良性互动。
表1国药控股H股上市后融资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通过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路径积极的投融资,使得资本投入和企业扩张良性互动,企业快速发展,获得更稳固的竞争力。年和年是国药控股大规模并购的高峰,并购企业分别达到21家和35家,并购金额分别为13.7亿和32.8亿元(图11),年和年并购扩张的步伐减缓,一方面是由于全国的分销网络已经健全,另一方面战略上的转型,有规模导向向利润导向型转变。
图8国药控股并购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综上而言,国药控股的资本要素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利用上市平台和长期优质信用积极融资,公司快速扩张规模得益于并购,根本是来自资本的核心竞争力,“隐性”的平台战略与“显性”的并购战略相结合形成良性的“产融互动”,打造成为产业巨头。
管理要素竞争力
国药控股的管理要素竞争力首先体现在企业战略连续性与创新性(图12)。年国药控股立足国内市场,提出“国内领先的药品及保健品分销商与供应链服务供应商”战略,经过四年跨越式发展,年提出“再造一个新国药控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健康整体服务提供商”的新战略。到年面临中国医药市场的新局面,走出了新格局,规模达到亿元,完成之前提出的再造一个新国药的目标,在新起点上提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健康服务提供商,这一战略也服务其自身定位。
图9国药控股战略演变图企业家要素竞争力
国药控股管理团队兼具医药流通行业管理和资本投资的人才队伍。董事长佘鲁林先生先后担任国药股份董事长,国药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位,拥有26年药品和保健品行业的管理经验,是国内医药流通行业管理领军人物。非执行董事王群斌先生先后担任复星医药董事长和复星国际总裁,是国内医药行业资本投资领袖人物。“精深的医药流通行业管理+专业的医药行业资本投资”共同奠定了国药控股的“企业家”竞争力维度。
雄心壮志和敏锐的洞察力成为了国药控股头人的重要能力:
雄心壮志:随着国药控股的体量发展,国药控股的战略随之变化,年提出巩固中国药品及保健品分销商与供应链服务供应商的领先地位,年提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健康服务提供商。
洞察力:重新构建了国药的商业哲学:将利益相关者都视为顾客——供应商、医院、零售商甚至政府等等都是国药的顾客,国药根据这种结构化的顾客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专业化服务。通过增值服务,让顾客产生依赖,依赖则会产生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则会促进市场份额向国药平台集中,市场份额一旦实现集中,国药便可以引入科学管理从而构建核心竞争优势。
3.“2+3”竞争力结构
总结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国药控股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ECIRM模型的“2+3”竞争力结构,即“资源+资本”驱动“产业+管理+企业家”要素,推动企业全面系统提升竞争力。公司在年医药市场内外环境变化的新情景下,国内医药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随着医药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些企业也将进入收入增速减缓的新常态,面对国药控股已经达到亿元的规模,不论从体量和发展水平上,国药都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和格局,拥有并经营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及配送网络,形成了医药健康产品分销配送、医药健康产品零售连锁、医药工业、化学试剂、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多元产业等相关业态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链。对于相关多元行业的一体化运营使得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在提出希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健康服务提供商这一战略过后,这是迈向国际的起点。
本文内容主要依据上市公司年报内容进行的编写,是对该公司竞争力的客观描述,并不代表对该股票的任何评价,不能选股依据,相关股票交易应以资本市场实际运营规律进行,若执意依此进行股票交易,本文将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系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原创文章,版权归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所有。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