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金世元,人称国药泰斗,为什么

“国医大师”是中医药领域至高无上的荣誉,从年国医大师荣誉创立以来,只有位项级的中医药专家获此殊荣,而金世元又是里面为数不多的以药师身份获此殊荣者。

今年96岁高龄的金世元大师有着80余载的从医经验,精通各种中药材和食材,是中医药界的“国药泰斗”。

他与中药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了,但谈及这个寿数,为什么仍然思维敏捷、身体硬朗的秘密,他仍笑称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不靠什么保健品、营养品,全靠他一直推崇的“无药养生”。

金世元大师之所以倡导“无药养生”有四大观点

1、养生不能乱吃补药

金世元大师有过两次大补经历,都差点要他命。一次是在16岁当学徒时,悄悄吃了一块药庄里制作的“参茸卫生丸”,没想到不但没有补成,三小时后就头痛到不行。由此知道了年纪轻轻,不可随便进补。

在他二十六七岁时,正好遇到有家药行宰鹿,鹿肉可是大补,于是金世元美美的大吃了一顿,可是回到家后就全身胀痛,流鼻血不止,由此有了深刻的认识,再好的补药也不能随便乱吃。

金世元大师认为养生不必用药,是药三分毒,就像养花施肥一样,花不同施肥方法不同,有些花压根就不必施肥,人也一样,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体质各异,哪怕是人参也不能随便吃,得根据季节、品种和每个人的体质来考量。

而且养生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性的大工程,如果平时习惯不好,哪怕吃再多的补药也不济于事。相反平时合理饮食,积极锻炼,自我调理胜过吃任何补药,这也是他所提倡的“无药养生”的最大意义所在。

2、食补胜过药补

金世元大师作为顶级的药师,同时也是营养学家。他认为饮食在养生当中占据重要环节。对于饮食,金老说自己粗茶淡饭就好。他每周会吃一两顿粗粮,从不挑食,经常吃蔬菜水果来补充膳食纤维。

金老认为饮食太过精细,吃得太专都对健康不利。想要吃出好身体,就要掌握五字诀:杂、淡、鲜、少、素。

杂就是指食物种类越多越好;淡是指饮食要清淡,烹饪要少盐少油;鲜是指食材要新鲜,少加工;少是指;每餐只吃七分饱,不可吃过饱;而素就是指少吃肉,多食素。

3、动补又胜食补

金老将人体比喻成一台机器,机器长期不运转就会报废,身体也一样用进废退,不动就容易生病。金老年轻时每天都会早起慢跑四十分钟,上了年纪后,也会坚持每天散步半小时,运动的习惯一坚持就是十几年,从未间断过。

除了积极运动以外,还需要锻炼脑力。尽量多学习,让大脑思维保持活跃,脑子越用越灵,所以金老到了耄耋之年,仍然思维敏捷。

4、好心态胜过任何补药

金老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又不如动补,而胜过动补的就是要有好的心态。前三者补得再好,如果没有好心态,一切都是白搭。知足常乐,拥有好心态才是长寿之道。

此外,金老对合理用药也有丰富的经验和见解,他还出了一本书《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这本书主要重点介绍了处方的来源、组成、功效、适应证等,文字叙述上深入浅出、分门别类、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掌握,这本书能满足多种人群的需要,是临床常用及居家医疗保健必备的参考书。

金世元大师跟中药材打了一辈子交道,广受中医业内人士的赞誉,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值得世人敬佩。

阅读以下文章,你或有更大收获

医名远播海外的倪海厦,人称“中医鬼才”,他的传奇一生令人敬佩

名医程莘农,被世人尊称为“针灸泰斗”,他的传奇一生令人敬佩

中医朱良春,善用“毒虫”医治重症顽疾,被人尊称为“五毒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ixiaosm.com/gsjj/24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