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30实务手册

转自:并购达人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本轮国企改革主要方式,不仅是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股权层面的合作,更涉及到“混”后不同所有制的融合以及公司治理机制优化。可利用产权转让、增资扩股、投资并购、出资新设、上市重组(首发上市和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发行证券、资产注入、吸收合并)、员工持股、股权置换等多种路径稳步推进,从而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本文将混改问题简要梳理,并附有案例,供办理国企改革实务朋友参考。

一、国企分类

根据《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中对国有企业的分类:国有企业包括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

商业类国有企业分为主营业务处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和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

二、地方国企改革难点

1、缺乏退出机制,建设缓慢。

2、不愿出让企业股权。

3、既得利益集团阻挠。

4、难以完全摆脱政府融资平台的功能定位。

5、资不抵债,大量公益性资产和产权不明的资产。

6、薪酬缺乏支付依据岗位上升通道,单一层级差距不合理。

三、混改动向

1、地方国资的举措,尤其是改革活跃和财政压力大的地区。

2、国资委“双百行动”进展。

3、国有企业考核机制改革(比如国企薪酬市场化)。

4、国家对国企改革的再定位,比如“竞争中性”。

四、竞争类国企存在的问题,举措

竞争类国企存在费率高、效率低、员工没有积极性等问题,我们认为要通过充分授权,使企业以营利为导向经营,释放国企的“政治包袱”,推进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合作,提高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员工积极性。并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是股权激励等措施激发企业市场活力。战略投资人对于国企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收益会形成倒逼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活力,提升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品牌和知名度,社会信誉度提升后,有利于国有企业获取较为优质的债务资金,促使国有企业的债务成本下降。

五、混改的投资主线

1、“双百行动”相关家A股上市标的。

2、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ixiaosm.com/gsjj/22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