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利悬崖是利剑,唯有创新向前行。年市值TOP20的美国医药公司中以大型综合性企业居多,也有专科型重磅企业。一些医药业态近年快速增长,如提供医保福利服务与信息化的联合健康、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领域的直觉外科、以及动物保健公司硕腾,近5年市值实现2-3倍的增长。也有些老牌药企受制于药品专利到期、竞争者加剧涌入、患者数量减少等限制因素,重磅品种销售快速下滑,逐渐失去了在相关领域的荣光,如糖尿病领域曾经的佼佼者礼来和赛诺菲、HIV领域的GSK,还有早期丙肝王者吉利德。
中国:不同领域多点开花,多因素助推行业加速发展。从市值TOP20的中国医药上市公司来看,涉及的医药细分领域非常之多,包括综合及综合药品5家、医疗器械1家、CRO/CMO企业4家、医疗服务1家、互联网医疗2家、生物制品(包括疫苗)6家、品牌中药1家。一方面说明我们在医药领域仍然有众多可能性,另一方面从市值来看我们的头部企业与美国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回升。1-10月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同比+2.5%;实现利润总额为.1亿元,同比增长8.7%(1-9月份为+8.2%)。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逐步回升。我国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自2月份触底后一路上扬,年10月累计同比增长3.5%。面对愈发紧张的医保基金,预期未来医保局将依然注重医保控费,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将更加精细化、有效化。从年前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业绩来看,疫情稳定复工复产后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增长速度收正,归母净利润增速大幅提升,这与公司规模效应、精细管理,降低费用、提质增效不无关系。
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导向和专利突破是大方向,品牌溢价、结构调整是大动作,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进口替代,培育品牌消费新增长点,都将成为未来医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我们持续看好以下行业及公司:
1)创新药/医疗器械方向(包括生物类似物):谨慎看好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