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没那么深奥,一文读懂国内外医械发

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lx/140113/4325801.html

从行业整发展情况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战略将向以产品质量为根本、加快二次开发和技术改造,建成一个高新技术和常规医疗技术有机结合,既适合我国医改目标。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使用的软件。医疗器械行业是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多学科交叉、充满挑战与竞争的高科技产业,涉及医疗器械的设计、生产、注册、销售、维修等行业,是国家创造业和高科技尖端水平的标志之一。

1、国内外医疗器械行业概况

1.1国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特点

目前,国际医疗器械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而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中东、阿拉伯地区和中国,其中美国的医疗器械生产和消费都占到全球的50%左右。从全球看,医疗器械产业的增长快于全球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特点。

首先,增长速度快。根据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近几年全球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均可保持7%以上的年增长率,与此同时,医疗器械产品的国际贸易额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产品附加值高,销售利润率达15%~25%。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优于药品市场,未来将维持15%~25%的复合增速,成为国际贸易往来最为活跃的工业门类之一。

其次,行业规模大。根据医疗器械协会公布的数据,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总规模已达到亿美元。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消费者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增长,全球市场份额将会待续扩大。

再次,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相当稳健。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即使在金融危机肆虐的情况下,年1月至11月的贸易额也达到了.87亿美元,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最后,医疗器械产业的集中度高。现阶段全球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主要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占比呈增加态势。统计显示,世界排名前10位的医疗器械企业分别是美敦力、强生、GE医疗、西门子医疗、康德乐、飞利浦医疗、罗氏诊断、丹纳赫、碧迪医疗、史赛克。年,这10家企业市场份额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4.5%,年增长到44.8%,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2万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只占到40%左右的市场份额。

1.2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宏观分析

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医药工业的子行业,其在国际上的比重达到了50%。据统计,年中国医疗器械占医药行业比重不到10%,而在年,该比重就地加到了14%。对比发达国家医疗器械的占比,我国今后的医疗器械市场依然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成为医疗器械市场的第一大需求助力。中国现在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初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对医疗需求进一步加大,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正不断扩大,这对于医疗器械行业来讲是市场扩大、需求增加的机遇,未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容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医保体系覆盖范围的扩大,人们对疾病诊断、预防及健康管理需求的增强,城镇和农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正稳步增长,例如城镇居民人均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从年的不足元,到年已达到万元以上。并且随着国家对医改的深入,药品加成政策将逐渐被取消,医院的盈利模式将会由“卖药”“服务+补贴”方式转移,此举一方面可部分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释放居民的医疗需求,另一方医院收入格局形成,医疗市场进一步被打开。

中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左右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它们更新换代的过程又是一个需求释放的过程,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地长。

综上所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PharmaLive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未来5-7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这使得中国医疗器械人才市场不断繁荣,对医疗器械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2、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从行业整发展情况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同时,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战略将向以产品质量为根本、加快二次开发和技术改造,建成一个高新技术和常规医疗技术有机结合,既适合我国医改目标,又能与全球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术产业转变。

医疗器械属于高技术行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材料等多个行业,生产工艺相对复杂,进入门槛较高。医疗器械行业要想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拥有强大的研发、生产、销售、维修专业人才队伍。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是这个行业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因此是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中资源争夺的焦点。

2.1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人才现状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逐渐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医疗器械人才市场也在不断繁荣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总体来说,我国医疗器械人才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符点。

(1)医疗器械人才流失率非常高,人才争夺日趋激烈。

所有医疗器械企业都会面临人员流失率高的问题,这一问题极大地困扰着企业的发展。据统计,部分医疗然械企业内人员的流失率达到20%-30%以上,只有少数在15%左右。

在对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认为,人员流失最首要的问题是因为企业文化不足以吸引员工,其次为薪金福利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在对一千余名从业者的调查却发现,员工考虑离职的最主要原因是待遇问题,该比例占到了44%左右,职位的发展空间排在第二位,其比例为40%左右,由于个人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生育、户籍、创业等因素)选择离职的比例只占9.33%。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才争夺日趋激烈也是造成本行业人才流失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发现了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纷纷将其产能中心、研发总部等从上一个核心市场迁至中国。其中在北京、上海的安营扎寨最为突出。

以上海张江药谷为例,制药企业包括辉瑞、阿斯利康康、罗氏、礼来、葛兰素史克、强生制药等,它们都设有研发中心,其来到中国市场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比如柯惠医疗(医科注:年被美敦力收购)在中国的首个研发机构将雇佣多位员工,包括机械、工程、软件系统和材料等领域的工程师。

这些外企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高薪从中国企业“挖人”,而且往往是先“挖”研发项目的带头人,然后再“挖走”整个团队。在以研发为核心的医疗器械行业,长期失去人才资源等于直接“被判死刑”。现阶段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处于非常脆弱的“幼苗阶段”,如果这个现象没能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被海外企业兼并的结局。

(2)医疗器械行业各细分领域不同,从业人员的薪金水平不尽相同。

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不同专业领域,各细分领域的薪金构成基本相同。例如销售类职位薪金构成普通为“底薪+提成+补助+奖金”,技术支持类职位薪金构成为“底薪+补助+奖金”;注册类职位薪金构成为“13个月工资+奖金”。其中销售类职位的奖金部分根据其销售特性也有不同的划分,如耗材类产品在销售任务完成后,其奖金一般为固定金额(6-10个月的工资),另外,销售岗位还有电话及交通方面的补助。

在薪金水平方面,医疗器械行业各细分领城差别较大,总体来看,介入(心外及心内)和影像(大型设备)领域的基本工资相对较高。

(3)医疗器械行业不同职位人员的工作稳定性不同。

医疗费量械行业人员流动性大,但对不同职位来说,其工作稳定性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据相关部门统计,在一家企业停留时间最短的为销售人员,乎均工作年限只有1.8年;年限最长的是生产人员,平均年限都在5年左右。不同职位按照人员的流动性从大到小依次推序为:销售人员〉注册人员〉市场人员〉生产人员。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持企业平稳发展,医疗器械企业都有对员工的激励政策,比如提高薪酬和奖金、职位晋升、增加带薪休假等。企业最常见的激励政策为提高薪酬和奖金,其比例占到了30%-35%左右,其次为职位晋升和提供培训机会,其比例均在20%左右,有些企业还会提供特别的激励政策,如国外培训和旅游、内部员工奖等,但其总体所占比例较低。

2.2现阶段国内医疗器械人才需求分析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给企业的用人需求带来很大的影响。谈及医疗器械行业目前最缺的两类人才,莫过于销售和研发。

(1)高级销售人才。目前,九成以上的医疗器械企业都缺乏高级销售人员,拥有医学专业背景、精通外语、人脉丰富是其从业的必备门槛。医疗器械企业的高级销售人员之所以如此缺乏,与行业对销售人员的高要求有相当大的关系。医疗器械销售人员不仅要是医疗行业相关专业毕业,还要精通至少一门外语,要对市场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应对能力,医院及医疗机构有着丰富的人脉关系。

另外,销售人员本身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会实地操作各种医疗器械。这样高的条件令许多销售人员望而却步。譬如英语,因为许多医疗设备都涉及进出口业务,如果不能熟练使用英语,不能阅读英文说明书,也就无法给有意购买方提供中文资料、讲解并示范操作。

(2)高级研发人才。目前除了销售类人才外,研发类人才在各大医疗器械企业中的缺口也比较明显,如一些高端产品的设计和研发,目前基本都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这方面所占有的份额很少,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内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研发方面的高级人才严重缺乏,使得我因与欧美国家在这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该类人才除了要具备工作经验,还必须能洞察医疗器械行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对新产品开发有独到见解。该岗位所需要的丰富学识也决定了应聘者必须有高学历的教育背景,且又具有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除此之外,目前市场对医疗器械生产、检验检测、装配维修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技能型医疗器械人才更是成为行业紧缺的专门人才。

在人才素质方面,目前医疗器械企业最看重具备两大素质的人才:一是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备企业家的精神,对各类问题有积极的钻研兴趣,做事主动且坚持。二是富有团队精神的人才。因为一个人再优秀,倘若他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很多项目还是无法开展,特别是对于医疗器械,研发这样的高难度项目,只有整个团队通为合作,创造的效益才会最大。

会议通知

“分会江西资源对接江西分委会第一次筹备会”确定于6月21-23日举行(21日全天报到)。这是小范围、个性化、精准对接会,旨在实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相关产业的有效对接,形成产品推广、资本对接、渠道拓展和政府扶植的全链条过程,从而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及产品市场的拓展助力。

此次会议将有来自江西省和全国各地的渠道寻求优秀产品和项目进行合作(名单附后供参考)。江西进贤县政府参与对接,用最优惠的政策来吸引优秀企业优秀项目入赣。为达到资源整合、无缝对接的多赢目的,帮助会员企业的优秀产品走进江西,走遍全国,大会特别辟出专门路演时段,给相关会员企业提供充分展示产品及诉求的机会。诚邀贵企业的积极参与!

如您有任何问题及建议,请随时与组委会负责人联系。

联系人:

路演时段抢位:

李先生

会务安排:

蔡金燕

(进贤,请来宾将来程交通信息告知,便于会务组安排接机/接站)

徐永红

(南昌,请来宾将回程交通信息告知,便于会务组安排送机/送站)

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期待着您的莅临!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医疗器械商业分会

年6月12日

会议时间

年6月22至23日

主办方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疗器械商业分会

会议日程

6月21日

6月22日

地点:进贤县政府会议室

6月23日

地点:江西医流通会议室

参会人员部分名单

当地

嘉宾

林智刚

——江西医流通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汪文玉

——江西量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熊金妹

——江西圣济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欧阳柳华

——江西圣济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龚国栋

——江西伟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戴言

——大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志文

——南昌恩特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贵永

——南昌市君泽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启雄

——江西瑞济生物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兵

——江西医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小波

——江西医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邓智兵

——抚州亿科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辉

——新疆天山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陆续添加中……)

分会

嘉宾

主席团:

张俊峰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

兼商业分会秘书长

胡飞阳

——广东合壹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智刚

——江西医流通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叶挺

——大泗医疗器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王庆彦

——山东众康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卫东

——武汉恒泰百年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岳海龙

——九州通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继宏

——医疗器械商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陈荣

——黑龙江瑞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崔海波

——哈尔滨鹏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燕

——江西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恒山

——山西卓尔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越

——内蒙古国科恒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孟庆岩

——园丰资本私募基金合伙人

穆阳

——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瑞宏

——天逸金融服务集团总经理

戚树国

——招商银科九华投资管理企业执行合伙人

宋文领

——北京益尔康生物工程开发中心总经理

汤杰

——黑龙江国药控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万华

——长沙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西敏

——山东新丞华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殷天鹏

——深圳市联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殷仲文

——天津拓普能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于林松

——北京盛百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浩

——北京优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续添加中……)

期待与您相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ixiaosm.com/gscp/21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