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医药迎两机遇医药股奏响并购主旋律

  国资医药股迎来两大发展机遇

  年的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是围绕国资整合展开的,国企改革进程的加速对医药行业影响巨大。据记者统计,医药行业国有企业基本可分为中央国有企业有14家(主要包括国药系、华润系等),地方国有企业有34家(上药、太极等),以及5家高校企业(北大医药(,股吧)、交大昂立(,股吧)、紫光古汉(,股吧)、山大华特(,股吧)、达安基因(,股吧))共计53家,国企公司数量占到医药上市公司总数将近三成。其中,国药系资产优质、现代制药(,股吧)化药整合确定性高,而太极集团(,股吧)、国药一致(,股吧)、国药股份(,股吧)等则有望受益激励制度改善、考核和薪酬管理改进、混合所有制等变革,内生发展趋势向好。

  对于国资医药企业,匿名分析师认为投资者“需   对于第一种类型,记者注意到,国药集团是集团资产整合的典型代表,其是在被点名实施国企改革的6家央企中惟一一家医药企业,旗下有6家上市公司,包括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股吧)、现代制药4家A股上市公司和国药控股、中国中药2家H股。其中天坛生物主要从事血液制品和疫苗等生物制品业务;中国中药主要定位于中药业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收入结构中大部分为医药流通,惟一纯正的化药平台即现代制药,近年来公司已经不断吸收合并集团旗下化药企业,如天伟生物、川抗制药、中联药业等,随着国药系资产整合不断推进,现代制药的资产注入仍将继续。其也是最被分析师看好,有望成为国药系国企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除国药集团外,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也有望在未来将旗下资产注入惟一上市医药平台中国医药(,股吧),实现整体证券化。目前来看,中国医药在重组天方药业完成后已经构建起了中药材贸易、制剂业务、商业三大业务,未来集团旗下的江药集团、海南康力、武汉鑫益都已由公司托管,加上集团内的上海新兴(血液制品)、长城制药(中药)、通用电商(电商业务)等,未来这些资产若能够进入公司,将带来可观增厚。

  对于借壳类型的公司,西南药业(,股吧)是最典型代表,其公布并购重组方案后连续9个涨停的市场表现让投资者心动。除此之外,迪康药业(,股吧)、鑫富药业(,股吧)等也都属于借壳类型。分析师认为,对于借壳公司,投资者应选择集团内部已有明确上市平台,市值与主业规模均较小,近年来发展缓慢的企业,如太极系下的桐君阁(,股吧)和上海国资旗下的第一医药(,股吧)等。

  记者注意到,太极系的整合将通过整合内部3家上市公司资源来实现。第一步,太极集团花了8.4亿元对价转让了西南药业29.99%的股权。第二步,西南药业通过资产置换方式获得哈尔滨奥瑞德光电公司41.21亿元的资产,预备开启蓝宝石业务,从一家药企彻底转型成了手机屏幕生产商。在太极集团接手西南药业29.99%的股权之后,太极系的医药企业只剩下太极集团和桐君阁两家上市公司,而桐君阁却早在年就已经着手转让事宜。在太极系通过处置西南药业、桐君阁壳资源后,未来将很可能通过股权融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

  医疗服务领域受到资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质量需求提升,我国对于医疗服务业的需求也越来明显。在年下半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重点提出将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行业,力争在年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未来7年的复合增速达到22%。今年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九部委发布了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建运营健康与养老服务项目。而正是由于国家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对于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热情较高,A股上市公司中有多家企业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进入了医疗服务领域。

  据匿名分析师介绍,目前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并购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新版GMP认证大限下部分中小型医药企业无力进行GMP改造,逐步退出市场,成为被收购标的;第二种是年来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大幅增加,由于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单品销售有天花板,部分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上市后开始走外延式发展战略;第三是医疗服务领域国家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激活部分医院改制,进军医疗服务的热情。

  1,中药企业被收购较多

  目前上市公司中涉及并购的中药公司有康恩贝(,股吧)、信邦制药(,股吧)、佐力药业(,股吧)、香雪制药(,股吧)等涉及金额较大的公司已经完成并购,而天士力(,股吧)、益佰制药(,股吧)、益盛药业(,股吧)、太安堂(,股吧)、精华制药(,股吧)、众生药业(,股吧)等上市公司则处于并购正在进行中,属于未完成状态。

  其中已经完成并购的康恩贝,斥资9.亿元收购贵州拜特制药51%股权已经完成。东吴证券(,股吧)预测,贵州拜特5月并表,预计5~12月拜特贡献的收入为3.6亿元,将增厚每股收益0.11元(未摊薄),全年收入38亿,增长30%,净利润5.6亿,每股收益0.69元。如果考虑增发摊薄,则每股收益达0.58元。公司拟增发融资21亿补充运营资金,未来仍会继续并购的战略思想。

  正在进行定向增发的天士力,拟通过向管理层关联企业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并择机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参与医药行业的整合,有望实现内生+外延的双轮驱动式发展。天士力拥有最具统治力的中药产品线,FDA认证强化国内学术推广且可能打开国际市场,未来并购会成为常态,公司有望成为医药板块未来10年的标杆企业和第一家市值过千亿的公司。

  目前刚刚完成重组股价已经连续飙涨4个涨停板的金城股份(,股吧),在停牌4个多月后于10月12日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收购百花集团%股权和百花生物48.94%股权。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拥有造纸以及医药两类业务。分析人士指出,本次金城股份涉足苗药,正值中国医药行业处于全行业的兼并热潮期,一旦并购成功,百花医药将立足于金城股份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以集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研发为一体,向中药生产上游延伸的产业链优势,加速苗药资源整合的脚步,为公司全面布局医药健康行业打下基础。

  2,医疗器械开始走向外延式发展战略

  作为健康服务业的基础支撑行业,医疗器械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大幅增加,由于目前国内企业规模小,市场分散,部分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开始走外延式发展战略,相关标的如新华医疗(,股吧)、凯利泰(,股吧)、三诺生物(,股吧)、乐普医疗(,股吧)、阳普医疗(,股吧)、蒙发利(,股吧)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新华医疗,在国企改革和医疗器械国产化背景下,自年以来,公司先后收购长春博讯生物(血液检测试剂)和威士达(年12月收购,代理高端诊断试剂和仪器),加上子公司北京威泰科,公司已完成从产品生产到销售渠道的诊断试剂产业链布局。年8月,公司收购远跃药机,一方面可以补充公司制药设备产品线,另一方面受益于中成药行业的稳定增长,可以保障公司制药装备板块收入的稳定增长。年4月,公司收购英德公司,进军血液制品领域。目前公司已收购4家医院,未来公司在医疗服务方向的将继续外延扩张。

  3,医疗服务领域热情较高

  国家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激活了部分医院改制,进军医疗服务的热情,相关标的如恒康医疗(,股吧)、信邦制药、康医疗、复星医药(,股吧)等。

  比如恒康医疗,过去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医院为主,与泰和盛年和泸县人民政府的合作意味着公医院改制方面有所尝试。恒康医疗在医疗服务布局方面速度迅速,公司先医院肿瘤业务、医院、医院、医院的收购,年以来公司医院、医院、医院,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布局全面展开,预计未来几年仍会通过并购、扩建等路径快速增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yixiaosm.com/gscp/2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