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药控股是国药集团资产规模最大、对收入和利润贡献最大的子公司,“同时也是此次国药集团混改的试点单位,国药控股如果改制成功,几乎等同于是国药集团改制成功,将它作为首批试点是实至名归的。”
“国资委批复进度略超市场预期。”上海一位基金经理2月6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称国药集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方案在8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获得审批,“显示出此次中央对国企改革的支持力度。”
而这样的“超预期”,已经成为另一种“新常态”。
2月6日晚间,同属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建材)旗下的中国玻纤(.SH)、北新建材(.SZ)同时公告称,中建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方案》已获得国资委的批复”,而上述两家公司也将成为“首批试点实施单位”。
就在当天下午,停牌半天的国药一致(.SZ)发布公告称,国药一致被纳入国药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首批试点单位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在2月6日上午6:05,国药控股(.HK)就在港股市场发布了公告,“本公司及本公司下属8家子公司(包括国药股份、国药一致)被纳入国药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首批试点单位范围。”
因此,国药一致是继国药控股、国药股份(.SH)2月5日晚宣布“成为国药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后,“国药系”六家上市公司中又一家进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序列的上市公司,同时也拉开了国药集团改革的大幕。
国药系两公司涨停
国药一致公告称,2月6日接到控股股东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药控股)通知,其已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就《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的批复。
批复中原则同意国药集团试点方案的有关内容,并明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的基本原则,同时要求国药集团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履行相关审核程序。
2月6日下午,国药一致复牌,瞬间被买盘封至涨停板,最终上涨10.00%报收52.56元;同日,国药股份也被封至涨停板,报收34.31元。
海通证券研究员余文心认为,参与混改试点,有望强化国药股份的激励体系,带动公司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
资料显示,国药集团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包括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SH)、现代制药(.SH)、中国中药(.HK)等6家上市公司。
但是,天坛生物和现代制药均在2月5日晚表示,“公司未被纳入集团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工作的首批试点单位”。
截至2月6日收盘,除去国药股份和国药一致涨停之外,A股市场上,天坛生物以单日上涨3.22%报收29.47元、现代制药上涨2.91%报收25.08元;港股市场上,国药控股上涨0.92%报收27.50港元,中国中药则下跌2.21%报收4.86港元。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丁丹认为,本次改革方案是对年7月份国药集团被选定为央企改革试点企业后的落实,方案获批进度略超市场预期,随着改革的推进,将推动公司旗下业务整合和激励机制的完善。
年7月15日,国资委在央企层面启动“四项改革”试点:包括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制度、混合所有制、纪检派驻等。
首批有六家央企入围试点,其中,国药集团入选为央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及董事会行使高管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三项职权的试点企业之一。
国药控股在香港上市,旗下拥有国药股份、国药一致等A股上市公司。由于同属药品分销领域,国药股份与母公司国药控股之间一直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