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民歌歌词主要采用赋、比、兴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修辞,遣词造句通俗、幽默、恰当,耐人寻味;比喻形容形象生动,起承转合出人意料,入人意中。崖州民歌结构形式以七言四句式为正体,构成一首,或以四句为一段落,构成长篇作品。近代以来,在创作中也采用“三七句”、“长藤句”等新的句式结构,或加上乐器过门伴奏,使演唱内容、旋律、形式多样化,以吸引听众,在传承创新中适应时尚潮流。按题材与内容,崖州民歌大致分为劳动歌、活歌、情歌、时政歌、仪式歌、儿歌等六类。崖州民歌的要求押韵严谨,一首短歌要求一、二、四句末尾,使用韵母声音相近或相同的字;长歌的一段或是一段的几句的末尾也要同样的押韵或通押。四句尾音的音调,依顺序严格规定为入声(或阴平)、阴平、入声、阳平。除了尾音,别的字音也须尽可能符合平仄,而对各句第四、第六个字的音调要求尤严。
按感情色彩崖州民歌曲调可划分为号子、叫卖调、拉大调、柔情调、嗟叹调和哼小调等六大类。声调和谐、悦耳动听。崖州民歌的演唱方式主要有独唱、对唱、小组唱等。
崖州是中国最南端的古州城,西至乐东、东方感城、东至陵水、北至五指山腹地的保亭和琼中等地,崖州民歌在这些区域广泛流传。琼北一些地区也流行崖州民歌,华侨中也有人创作传唱崖州民歌。由于崖州民歌是用闽南话传唱的,而海南话是海南的“普通话”,因而不少黎族同胞也传唱创作崖州民歌。
与海南各类民歌相比,崖州民歌的库存极为丰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乐东、三亚搜集整理出版的长短民歌共有20多册,上千万字。崖州民歌的标志性特征是有大量文学性极强的长篇叙事歌流传,约80部。这些长歌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感情真挚,演唱收听动辄以时为计,多侧夜以继日,不绝于耳。是崖州人休闲娱乐,消费永夜的文学音乐大餐。
崖州民歌富有情思之美。崖州民歌是一种直接表达民众的心声的民间艺术形式,融文学和音乐的双重艺术景观元素为一体。首先它是文学形式,蕴涵着独特的情思之美。崖州民歌描绘的自然、人文地理,展示了崖州人民的衣食住行、乡土风俗、感情生活等,其中呈现着详尽而生动的民俗事象,是一部鲜活的崖州人民生存繁衍的社会民俗史。这些作品